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自動化採訪系統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utomatic Acquisition System
作者: 林玲珠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自動化採訪系統係以電腦為工具在圖書館徵集各項資料時,用以控制經費支出;替代人工作業,減少例行作業所耗費的人力、紙張、時間等,提供更多的管理資訊,以供行政者參考。
  自動化採訪系統發展歷史約源起於1930年,發展過程可分為幾個階段,第1階段是內部自行研發;第2階段是套裝軟體,單一功能的啟鑰式系統陸續問世;第3階段是書商發展出來的各種線上採訪系統,直到1978年WLN( Western Library Network)提供採訪功能,成為第一個具有此功能的地區性書目中心,此為第4階段,其後,整合性圖書館系統開發完成,自動化採訪系統成為其子系統,功能日趨完善。其功能可分述如下:
  (一)檢索書目資料庫,節省書目建檔的時間,可檢索3種書目資料:
   1.檢索本身系統書目資料庫。
   2.檢索書目中心完整書目紀錄,並可轉錄使用。
   3.檢索書商書目紀錄,供訂購時查價及確定是否已絕版。
  (二)建立新穎的書商名稱地址檔,供採訪作業使用。
  (三)可分批或單筆選擇線上或分批列印不同型式的訂單,以滿足不同需要。
  (四)具有線上即時訂購的功能。
  (五)建立處理中檔案包含完整書目及訂購紀錄。讀者可由多種檢索鍵查詢,提供線上檢索,明瞭資料在圖書館中的任何處理狀態。
  (六)自動催缺功能,可由參數設定來控制期限長短。
  (七)具有驗收、付款功能。一旦付款,自動連結各項檔案,自動更新。允許驗收時同步產生訂購紀錄,方便現貨圖書作業。
  (八)定期產生財務經費報表,提供更有效的經費控制。財務報表分為預支款及實際支出兩項,更能確實控制預算。
  (九)管理資訊幫助決策者做分析參考,例如流通圖書的類別分析可幫助採訪制定複本量,並有利館藏發展。
  (十)具書商評估功能,可由績效統計,明白各代理商的表現,避免服務品質惡化及折扣調高的現象。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自動化採訪系統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