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景印本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沈津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景印本用照相製版的方法,據原本而複製印成的書。景印本大致上有3類:一為卷帙浩繁的資料書、工具書,如〔清實錄〕、〔佩文韻府〕等,主要供查考或供學術研究作參考;二為古籍中的善本、孤本,其目的在於保存版本,使流傳罕見的宋元佳槧、明清精刻,或是未刻稿本、未刻抄本等化身千百,得以流傳;三為一些常用書、必備書,如〔十三經注疏〕、〔經籍纂詁〕等,以滿足讀者和研究者的需要。景印本,一般照原本之版式大小,或據原本縮小,均不失原本文字之貌,可使讀者感到方便。其裝幀多為線裝,頗能顯示中國古書傳統之特色。但線裝本係手工裝訂,故成本較高,近數十年來,景印本多採用平裝或精裝形式,亦便於插架存放。1920年代至1930年代,不少出版社採用照像影印法影印古籍,其中以上海商務印書館成績最大,在張元濟先生主持下,商務印書館廣收善本,並借助於當時著名收藏家,使許多珍貴祕籍得以影印公之於世。其出版的〔四部叢刊〕正續三編、百衲本〔二十四史〕、〔四庫珍本叢書〕等,都是學術界極為重視的大部頭影印本叢書。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景印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