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澤諭吉(日本) - 教育百科
福 | |
澤 | |
諭 | |
吉 | |
( | |
日 | |
本 | |
)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林萬義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福澤諭吉(1835~1901),出生於日本大阪。一歲半喪父,由母親帶回故鄉中津撫養,幼年過著寂寞窮困的生活。 福澤氏到十四、五歲,才開始學習漢學(中文書籍);二十一歲到長崎學習蘭學(荷蘭語文與學術);不久,再到大阪,進適適齋塾就讀,拜緒方洪庵為師,時在一八五五年,是他正式從師,按部就班攻讀蘭學之始。由於勤勉苦讀,潛心向學,而有所成。他受聘赴江戶(東京)擔任教職之前,在適適齋塾中已被擢升為塾長。 一八五八年,福澤氏二十五歲,應江戶(東京)奧平藩之聘,前往任教蘭學;當時已粗具規模的蘭學塾,即後來他所創的慶應義塾之開端。次年,他體會到蘭學已不足迎合時潮,乃毅然改讀英語。 一八五九年,他隨日本使節赴美國換約;回國後,任幕府「外國方」(外交部)譯員。不久,即廢除家塾的蘭學,而改授英文。 一八六一年十二月,他以譯員身分,隨同幕府所派之使節前往歐洲;一八六七年,又得機會赴美。這三次的國外之旅,使其深切體認到日本在國際上的地位,而痛斥執政的幕府之不當及陳腐的門閥制度。此後,更專心致力於教育與譯著工作,積極從事西學之倡導,及作育英才之大業。 福澤氏所創家塾,於一八六八年(日本慶應四年)遷到江戶的新錢座,亦取當時日本之年號,改名為慶應義塾。他訂定了塾規,確立課程內容,辦理財團法人,全然是仿照歐洲創設私立學校的方式;其教育方針,既重西方的實學,亦陶冶學生的東方精神修養。慶應義塾所用教科書,多直接由美國購回,再分發學生研讀;種類含各種辭典、史、地用書之外,尚有法律、經濟、數學等。一八七一年,義塾又遷到三田(現東京都港區三田),經由福澤氏之苦心擘畫,滲澹經營,校譽益形遠播,成為今日國際知名的慶應義塾大學。 福澤乃日本幕府末期至明治時期,一位新思想的先驅,領導日本文化之大功臣;終其一生,對日本文化有極深遠之貢獻:(1)以著述教導社會;(2)創設義塾,養育人才;(3)創辦報刊,普及新知;(4)提倡演說辯論,奠立民權政治基礎。他於一九○一年病逝,享齡六十八歲。 福澤著譯頗豐,主要著作計有:〔西洋事情〕共十卷、〔華英通語〕、〔勸學篇〕、〔文明論之概略〕、〔民情一新〕、〔福翁自傳〕、〔福翁百話〕等。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福澤諭吉(日本)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