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殯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ìn
解釋:
  1. 稱已入殮而仍停著未葬的靈柩。
    【例】殯殮、殯儀、出殯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ìn
解釋:
[名]
稱已殮而停著未葬的靈柩。晉.陸機〈挽歌〉詩三首之一:「舍爵兩楹位,啟殯進靈輀。」《清史稿.卷九三.禮志十二》:「其在外聞喪者,訃至,易服,哭,奔喪。至家憑殯哭,翌日成服。」
[動]
1.停放靈柩待葬。《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冬,晉文公卒,庚辰,將殯于曲沃。」《禮記.檀弓上》:「夏后氏殯於東階之上,則猶在阼也。」
2.掩埋。《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道帙長殯,法筵久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i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停放靈柩待葬。《說文解字.歺部》:「殯,死在棺,將遷葬柩,賓遇之。」《禮記.檀弓上》:「夏后氏殯於東階之上,則猶在阼也。」《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冬,晉文公卒,庚辰,將殯於曲沃。」

2. 已殮而未葬之靈柩。晉.陸機〈輓歌〉三首之一:「捨爵兩楹位,啟殯進靈輀。」《清史稿.卷九三.禮志一二》:「其在外聞喪者,訃至,易服,哭,奔喪。至家憑殯哭,翌日成服。」

3. 指運送靈柩出葬之隊伍。《醒世姻緣傳》第九回:「千萬看他老人家分上,只是叫晁大哥凡百的成禮,替令愛出齊整殯,往後把這打罵的事別要行了。」《紅樓夢》第一五回:「(賈赦)命手下人掩樂停音,將殯過完,方讓北靜王過去。」

4. 掩埋。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道帙長殯,法筵久埋。」《南史.卷五二.梁宗室列傳下.南平元襄王偉》:「平原王曼穎卒,家貧無以殯,友人江革往哭之。」

5. 泛指喪葬事務。《國語.楚語下》:「吾聞君子唯獨居思念前世之崇替,與哀殯喪,於是有歎,其餘則否。」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庚娘》:「群以為烈,謀斂貲作殯。」

6. 賓客。通「賓」。《禮記.曾子問》:「反葬奠,而後辭於殯。」《續古文苑.漢故穀城長蕩陰令張君表頌序》:「荒遠既殯,各貢所有。」

注音: ㄅㄧㄣ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殯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