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機構主義模式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nstitutionalism Model
作者: 黃昆輝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機構主義模式是政策分析的一種方法,強調政策制定是機構組織的活動,注重研究機構內正式、非正式和政治運作的實際情形。
  機構主義發展之初,係以政府機關組織為主,研究重心在於描述政府機關之正式組織、法令權力和程序。機構主義認為公共政策與政府機關關係密切,林水波與張世賢曾以戴伊(T.R.Dye)的理論為架構,說明政府機關賦予公共政策三個顯著的特性:
  1.政府賦與政策的合法性:政府的政策有規範性,全體國民有法律義務,應該遵守政策及法令。
  2.政府政策的普遍性:只有政府的政策及於全體人民,其他團體的政策僅及於其本身成員。
  3.政府壟斷社會的強制力:只有政府能合法的制裁或逮捕違背法令政策的人民。
  上述對政府機關組織的研究,較偏向正式組織架構及法令權力之靜態描述,隨著組織理論的發展,吾人對機構內非正式組織及政治運作的動態情形逐漸重視,進一步探討機構之真正運作以達成決策的過程。因此機構主義的研究內涵固包括政府機關或政治機構的正式組織,亦即描述其結構、組織、職責與功能,例如機構內有多少部門,各部門的職掌及權限等;也包括機構內部的非正式組織,探討其團體規範、對非正式組織成員的壓力及對決策的影響等。
  機構主義理論認為「機構」的意思就是個人或團體持續穩定的行為模式,政府機關或政治機構即由個人或團體的行為模式建構而成,而這些行為模式有規劃性、穩定性,能持續一段時間。因此,這些行為模式也就影響了政策的決定。某些「結構」的特性可能比較照顧某些人的利益而不利於某些人,因此對這個問題的關注與研究,有助於了解影響公共政策決定的架構。
  教育決策者在從事教育政策分析時,應體認教育行政機關或立法機關的「結構」特性對教育決策的影響,但是結構主義理論忽視環境的因素。教育決策者亦應了解在某些情況下,機關結構的改變,會促使政策變遷;然而如外在環境沒有太大的變動,則機關內結構安排少許的改變,原來的教育決策也不一定即會隨之改變。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機構主義模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