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法國的圖書館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ibraries in France
作者: 丁友貞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法國位於西歐,隔英吉利海峽與英國相望,面積547,030平方公里,人口約57,566,091人(1993年7月統計),官方語言為法文。
  和歐洲其他國家類似,法國最早的圖書館亦出現在中世紀的修道院內,當時僧侶們常以手抄方式來複製各館館藏,因此各圖書館的規模並不大,但重要的古希臘及古拉丁文之資料卻得以保留至今。13世紀時,多所大學紛紛成立圖書館,索邦(Sorbonne)是當時規模最大者,但館藏不過1,077冊;同一時期,王親貴族盛行設置私人圖書館,一時之間,圖書館數量增加迅速,然而至大革命後,即18世紀末葉時,幾乎所有貴族及教會圖書館均改為政府財產,此即公共圖書館之源起,至此圖書館不再是少數人閱讀的地方,而是全民均能共享之場所,歷經多年的發展,現今法國的圖書館事業已相當發達,全國計有1所國家圖書館,67所大學院校圖書館,1,600所公共圖書館,7,828所學校圖書館及10,000個專門圖書館(1991年統計)。
  自拿破崙時代之後,法國即走向中央集權制,圖書館事業亦是如此,目前全國的各省借閱圖書館(Provincial Lending Libraries)、法國國家圖書館及公共圖書館等均由文化部(Ministry of Culture)負責管理;而教育部(Ministry of Education)則統籌大學圖書館及政府機構圖書館之事務;法國政府每年大約提供全國80%-90%的大學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及各省借閱圖書館等之經費。
  法國國家圖書館(Bibliotheque Nationale)之前身是由查理五世(Charles V)所建立的皇家圖書館(Royal Library),大革命之後才改為今名,該館歷經多位皇帝的努力,使得館藏成長頗為迅速,1789年時即有300,000冊,現今館藏更高達11,000,000冊(1993時估計)。
  1970年,法國政府明訂大學和學院的定義,所謂大學指的是必須具有文、法、科學及醫學院四大學院者,否則稱為專科學院,1991年時全國共有67所大學院校圖書館,其中以索邦圖書館(Sorbonne Library)、巴黎大學醫學圖書館(Medical Library of the University of Paris)等校規模最大,其館藏量都已超過百萬冊。
  公共圖書館類型可分為兩種,一為市立圖書館(Municipal Libraries),大都由各而依據1803年的法令自行建立,目前以巴黎市、第戎(Dijon)、土魯斯(Toulouse)、特爾瓦(Troyes)、格勒諾勃(Grenoble)及里昂(Lyons)等地之市立圖書館規模較大;另一種即所謂的各省借閱圖書館(Provincial Lending Libraries),由於法國許多小鎮無法負擔圖書館所需之經費,因此1945年法國政府決定在每一省設立借閱圖書館,以汽車為工具,定期巡迴各鄉鎮進行借閱服務,並提供簡單的讀者服務。
  專門圖書館之性質多偏向於科技圖書館,且大多隸屬於政府部門,但亦有私人興建或與政府合作設立者,若圖書館附設於私人公司機構之下,則多取名為文獻中心(Documentation Centers)。
  法國的全國性圖書館專業學會有五,即1906年成立的法國圖書館員學會(Association of French Librarians)、1936年成立的圖書館學校畢業生協會(Association of Graduates of the Schools of Librarians and Documentalists)、1963年成立的法國文獻專家暨專門圖書館員協會(French Association of Documentalists and Special Librarians)、1967年成立的國立圖書館學校協會(Association of the National School for Libraries)及1971年成立的大學圖書館館長協會(Association of Directors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法國的圖書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