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滲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ㄧㄝˋㄊㄧˇㄇㄢˋㄇㄢˋ˙ㄉㄜㄐㄧㄣˋㄖㄨˋㄏㄨㄛˋㄌㄡˋㄔㄨㄖㄨˊ:「ㄕㄣˋㄊㄡˋ」、「ㄕㄣˋㄔㄨ」、「ㄕㄣˋㄌㄡˋ」、「ㄕㄣˋㄖㄨ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滲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èn
解釋:
  1. 液體慢慢的浸入或漏出。
    【例】滲透、滲漏、滲入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èn
解釋:
[動]
液體慢慢的浸透或漏出。如:「滲透」、「水滲到土裡去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iàm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一點一點地漏出來。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液體緩緩浸透或漏出。如:「滲透」、「滲水」。《說文解字.水部》:「滲,下漉也。」漢.司馬相如〈封禪文〉:「滋液滲漉,何生不育。」唐.獨孤及〈禜土龍文〉:「詔列缺使舉火,命商羊以鼓舞,暡兮為雲,霖兮為雨,滲我王土而毛之,取我黍稷而膏之。」
  2. 水枯竭。《廣雅.釋詁》:「滲,盡也。」《南史.卷二五.列傳.到彥之》:「七年,遣彥之制督王仲德、竺靈秀、尹沖、段宏、趙伯符、竺靈真、庾俊之、朱脩之等北侵,自淮入泗。泗水滲,日裁行十里。」唐.柳宗元〈解祟賦〉:「九泉焦枯而四海滲涸兮,紛揮霍而要遮。」
  3. 驚恐、害怕。通「」。元.張國賓《薛仁貴衣錦還鄉雜劇》第四折:「你丕丕地走,唬得我滲滲怕,擺列著兩行頭答。」《水滸傳》第四回:「那打鐵的看見魯智深腮邊新剃暴長短鬚,戧戧地好滲瀨人,先有五分怕他。」《紅樓夢》第八八回:「將近三更,鳳姐似睡不睡,覺得身上寒毛一乍,自己驚醒了,越躺著越發起滲來。」
注音: ㄕㄣ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滲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