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湖南圖書館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吳天力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湖南圖書館是省級綜合性公共圖書館,創建於1904年,當時稱湖南圖書館兼教育博物館,是中國最早建立的幾所圖書館之一。1904年,由梁煥奎、陳保彝、龍紱瑞、譚延闓等12人聯名在〔湖南官報〕上刊登為創設湖南圖書館兼教育博物館募捐啟事,經過努力,又獲當時巡撫和學務虛批准,遂修繕長沙城東的定王臺作為館舍,於蓼園的3間館舍,分別收藏圖書、設置儀器、陳列標本,當年3月整理就緒,開始對外開放。1905年,湖南巡撫端方和龐鴻書為圖書館充實藏書、改建館舍籌措經費,是年10月擁有3層書庫和4間閱覽室的新館竣工開館,即為清政府官辦的湖南圖書館,1912年,省都督府將該館更名為省立湖南圖書館。1926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原省教育會圖書館與省立湖南圖書館合併,更名為省立中山圖書館,其後歷經戰火動亂,1953年更名為湖南省中山圖書館,1966年恢復原名湖南圖書館,1984年落成新館,建築面積26,252平方公尺,館址在湖南省長沙市。
  據1990年統計,該館藏書共3,200,000冊,其中中文圖書1,630,000冊,外文圖書250,000冊,中外文期刊合訂本16,813種160,000冊,中外文報紙合訂本1,046種610,000冊;館藏地方志中有明萬曆刻本〔湖廣總志〕、清康熙刻本〔長沙府志〕、〔湘鄉縣志〕。民國稿本〔湘鄉高明鄉志〕為湖南省唯一的鄉鎮志孤本。在該館地方古籍中藏有湘人著述5,000餘種,其中有王船山著作版本100餘種,譚嗣同著作10餘種和刻印精良的魏源著作〔詩古微〕。該館對於湖南重要歷史人物的稿本、抄本亦頗重視,如左宗棠、曾國藩的稿本、抄本、信札,郭良燾的日記、手稿等皆收藏較完備。館藏古籍善本圖書中,宋刻〔說文解字〕15卷本,五代刻〔雷峰塔藏經〕長卷均彌足珍貴。
  該館業務部門設採編部、期刊部、閱覽部、地方文獻部、書目參考部、技術服務部、保管部、研究輔導部和辦公室。現有工作人員245人,其中具有各級專業技術職稱186人。
  該館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物收藏單位之一。讀者服務工作開展外借、閱覽、館際互借、參考諮詢、文獻複製等項,還舉辦不定期讀書班。出版物有〔新書通報〕(月刊),與湖南省圖書館學會、湖南省中心圖書館委員會聯合編輯出版〔圖書館〕(雙月刊),並出版〔湖南信息〕(月刊)、〔科技快報〕(月刊)、〔湖南地方志報刊大全〕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湖南圖書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