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站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ㄌㄧㄤˇㄐㄧㄠˇㄊㄧㄥˇㄓˊㄦˊㄌㄧˋㄖㄨˊ:「ㄓㄢˋㄌㄧˋ」、「ㄓㄢˋ˙ㄓㄜ」、「ㄓㄢˋㄓˊ」。
  2. ㄔㄜ˙ㄗㄊㄧㄥˊㄎㄠˋ˙ㄉㄜㄉㄧˋㄈㄤㄖㄨˊ:「ㄔㄜㄓㄢˋ」、「ㄓㄢˋㄆㄞˊ」、「ㄓㄨㄥㄉㄧㄢˇㄓㄢˋ」。
  3. ㄧˋㄓㄨㄥˇㄊㄜˋㄕㄨㄩㄥˋㄊㄨˊ˙ㄉㄜㄐㄩˋㄉㄧㄢˇㄖㄨˊ:「ㄐㄧㄚㄧㄡˊㄓㄢˋ」、「ㄒㄧㄡㄒㄧˊㄓㄢˋ」、「ㄈㄨˊㄨˋㄓㄢˋ」、「ㄍㄨㄥㄗㄨㄛˋㄓ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站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àn
解釋:
  1. 身體保持直立,藉兩腳著地來支撐。與「坐」相對。
    【例】站著、站崗、站立 ◎
  2. 旅途中停留休息或轉換交通工具的地方。
    【例】車站、驛站、休息站
  3. 機關或團體為推行某種工作而在各地設立的小型單位。
    【例】福利站、加油站
  4. 指網路上設有獨立網址,提供資訊服務的單位。一般都設有網頁,讓使用者連線上網。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àn
解釋:
[動]
直立。如:「站立」、「站著」。《紅樓夢》第六回:「平兒站在炕沿邊,打量了劉姥姥兩眼。」
[名]
1.旅途中供人暫駐、休息或轉換交通工具的地方。如:「車站」、「驛站」、「休息站」。
2.機關團體為方便聯絡與服務,在各地設立的小型單位。如:「福利站」、「衛生站」、「加油站」。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ām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旅途中供人暫駐、休息或轉換交通工具的地方。
  2. [[名] ] 機關團體為方便聯絡與服務,在各地設立的小型單位。
  3. [[時] ] 陣子。指一段一段的時間。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站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直立。如:「站立」、「站穩」。《儒林外史》第四○回:「蕭雲仙紗帽補服,自己站在前面,率領眾百姓,叫木耐在旁贊禮,升香、奠酒,三獻、八拜。」《紅樓夢》第六回:「平兒站在炕沿邊,打量了劉姥姥兩眼。」

2. 旅途中供人暫駐、休息或轉換交通工具之所。如:「車站」、「驛站」、「休息站」。《元史.卷一○一.兵志四》:「元制,站赤者,驛傳之譯名也。」《稱謂錄.卷二六.各役.站夫》:「站夫之名,肇見於元,蓋自此遂為民役矣。」

3. 為方便聯絡與服務,而設立之機構。如:「福利站」、「衛生站」、「加油站」。

4. 古器物,放置飲器的用具。明.王圻《三才圖會.器用.站》:(站)以致爵,亦以承尊。形似豆而卑,口圓微侈,徑尺二寸,其周高、厚俱八分;中央直與周通,高八寸,橫徑八寸,足高二寸,下徑尺四寸,徑赤中盡赤雲氣。

注音: ㄓ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站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