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中等師範學校(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方彤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中等師範學校(以下簡稱中師),是屬於中等專業教育性質,用以培養小學和幼兒園師資的學校。中師的主體是培養小學師資的師範學校和培養幼兒園師資的幼兒師範學校,以及一些民族、外語、算術、體育、技術、特殊教育等師範學校。
  中師按其學制分為三年和四年兩種,均招收初中畢業生和同等學歷的社會青年,其任務是培養小學和幼兒園師資,兼顧培訓小學和幼兒園在職教師。
  中師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統一領導,並依隸屬關係由省、地兩級分級管理。省直屬中師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管理,其餘中師由地級教育行政部門管理。
  中師的規模一般不少於十二個班,不超過二十四個班,每班約四十人。另外,為了研究和試驗新的教育教學方法,便於學生教育實習,得設置附屬小學或幼兒園。
  中師開設的課程,包括政治、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生理衛生、歷史、地理、外語、小學心理學、小學教育學、音樂、體育、美術以及小學各科教材教法。培養幼兒園師資的中師主要開設政治、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外語、幼兒心理學、幼兒教育學、幼兒衛生學以及幼兒園各項活動教法。
  中師必須進行教育實習,其組成部分為參觀、見習、實習,涉及教學、調查、課外輔導等工作。教育實習可集中或分散進行,但一般是在二年級開始,畢業實習不得少於四周。教育實習不及格的學生,不分配教師工作。
  中師每學年為五十二周,三年制教學活動約九十六周(每周平均三十課時,共計二千八百八十課時),教育實習八周,生產勞動四周;四年制教學活動約一百二十八周(每周平均二七點五至三十上課課時,共計三千五百二十八至三千八百四十課時)。
  中師的招生和畢業分配由國家做出統一計畫,交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具體執行。中師招生機構對中師考生根據文化考核(一般是各省的統一考試)、體格檢查和面試結果,擇優錄取,但對山區、邊遠地區的考生,錄取分數可適當降低。中師畢業生由縣以上教育行政部門依據小學和幼兒園師資需缺情況分配任教,畢業生必須為教育工作服務三年。
  據一九九二年統計,中師計有校數九百四十八所,專任教師約五萬七千人,在校生約六十七萬四千人。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中等師範學校(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