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瑟給耶夫,尼可拉斯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ergeyev, Nicholas (1876-1951)
作者: 謝庭芝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俄國芭蕾舞者,在西歐教授舞藝及發表作品。他生於聖彼得堡,進當地的帝國芭蕾學校(the School of the Imperial Ballet)隨巴維.葛特(Pavel Gerdt),馬里斯.裴堤帕(Marius Petipa)及克里斯典.約翰生(Christian Johanssen)學舞。1894年被任命為首席舞者,當他在馬林斯基芭蕾舞團(the Maryinsky Ballet)時,演出許多裴堤帕的作品,例如:《睡美人》(The Sleeping Beauty)、《天鵝湖》(Swan Lake)及《杜普雷的學生》(Les Eléves de Dupré, 1907)。1904年開始他不再上台演出,轉而擔任馬林斯基芭蕾舞團的舞台監督,1914年晉升為總監,採用史提帕諾夫記譜法(the Stepanov notation system)記錄作品。1918年俄國大革命期間,他從俄國經過伊斯坦堡、馬賽、然後定居巴黎。1921年後,他以無約藝人身份為法國及英國舞團重新改編舞碼,推出狄亞格烈夫俄國芭蕾舞團(the Diaghilev Ballet Russe)的作品,例如:《1921年睡公主在倫敦》(the 1921 Sleeping Princess in London),也為卡瑪格協會(the Camargo Society)重編《吉賽兒》(Giselle),主跳的舞者為歐茄.司貝斯柴瓦(Olga Spessivtseva)及安東.杜林(Anton Dolin),也為莎德斯威爾斯芭蕾舞團(the Sadler´s Wells Ballet)特別改編的《吉賽兒》、《天鵝湖》、《柯比莉亞》(Coppélia)及《胡桃鉗》(Casse-Noisette)。在他擔任倫敦國際芭蕾舞團(the International Ballet)教師時,改編而推出的作品有《吉賽兒》、《柯比莉亞》、《睡美人》及《天鵝湖》。1922年為里嘉歌劇院(the Riga Opera)改編《女大不中留》(La Fille Mal Gardée)。1939年在列寧格勒出版的《俄國芭蕾舞史料》(Materialson the History of Russian Ballet)書中,作者控訴瑟給耶夫,從1906年到1917年擔任芭蕾舞團監督期間,以其獨裁的手法管理舞團,對聖彼得堡帝國芭蕾舞團留下不良影響……等批評。對於此項責難,由於俄國當局保存的相關資料很少,所以很難就此控訴妄下斷言,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是:「瑟給耶夫終其一生為宣揚俄國的古典舞蹈不遺餘力。」
參照:
Marie-Françoise Christout《Le Ballet Occidental, naissance et métamorphoses ⅩⅥe-ⅩⅩe siècles》1995、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Anatole Chujoy & P. W. Manche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Barbara Noami & Cohen-Stratyner《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Dance》1982、Jacqueline Challet-Haas《Terminologie de la Danse Classique》1987.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瑟給耶夫,尼可拉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