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隻手遮天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zhī shǒu zhē tiān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隻手遮天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zhī shǒu zhē tiān |
解釋:
比喻隱瞞事實真相。如:「他竟敢隻手遮天,欺瞞眾人的耳目,真是大膽。」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隻手遮天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釋義: 猶「一手遮天」。見「一手遮天」條。01.明.瞿式耜〈送洪半石歸楚〉詩:「古來循吏政多拙,只保冰心同玉潔。隻手遮天曾幾時?萬人有口終能說。」 |
|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一手遮天」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李斯,楚國人,入秦為相。他助秦始皇廢除封建,確立郡縣制,建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帝國。後來秦始皇在沙丘平召駕崩,李斯和趙高合謀假造詔書,賜死扶蘇,殺害蒙恬,立昏庸無能的胡亥為秦二世,為自己的專權打下基礎,也為秦朝的滅亡埋下禍根。後為趙高所害,被腰斬於咸陽市。唐代詩人曹鄴讀《史記.卷八七.李斯列傳》後,寫了一首〈讀李斯傳〉詩,有云:「難將一人手,掩得天下目。」即是說李斯倚仗權勢,混淆是非,欺上瞞下,妄想以自己的手遮盡天下人的耳目。「一手遮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玩弄權術、瞞上欺下的行徑。
|
|
典源: 此處所列為「一手遮天」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曹鄴〈讀李斯傳〉詩(據《全唐詩.卷五九三.曹鄴》引)一車致三轂(1),本圖行地速。不知駕馭難,舉足成顛覆。欺暗尚不然,欺明當自戮。難將一人手,掩得天下目。不見三尺墳,雲陽(2)草空綠。
〔注解〕 (1) 轂:音ㄍㄨˇ。車輪中心的圓木。 (2) 雲陽:秦縣名,在今陝西省淳化縣西北。秦始皇十三年,韓非出使秦國,秦用李斯謀留置韓非,讓他死於雲陽。後來秦二世在雲陽甘泉宮,李斯為趙高纔害,被腰斬咸陽市。故小說戲曲中每以雲陽稱行刑的場所。 |
|
書證:
01.明.瞿式耜〈送洪半石歸楚〉詩:「古來循吏政多拙,只保冰心同玉潔。隻手遮天曾幾時?萬人有口終能說。」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_隻手遮天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