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丹麥皇家芭蕾舞團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oyal Danish Ballet, the
作者: 尹曼娜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團。該舞團基地在哥本哈根(Copenhagen),其起源可追溯到十六世紀中期宮廷內的舞團。他們的演出是開始於1722年Lille Gronnegade Theatre建立後。1748年,皇家丹麥劇院在哥本哈根成立,舞團也同時成立,1771年更成立了一所皇家劇院舞蹈學校(Ballet School of the Royal Theatre),早期舞團與學校的發展最主要是在著名的芭蕾教師(ballet master),奧古斯特.包諾維(August Bournonville)長期(1829-1877)主導下成形。1940年代,舞團開始以丹麥國家舞團之身分作巡迴演出。舞團成立之初,由法國舞蹈老師尚-貝堤斯特.藍德(Jean-Baptiste Landé, ?-1748)作藝術指導,(藍德後來在皇家聖彼得堡舞團成立時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繼藍德之後,義大利人溫憲佐.嘉雷歐堤(Vincenzo Galeotti, 1733-1816)擔任藝術指導,嘉雷歐堤來哥本哈根前,曾在多國擔任舞者以及芭蕾指導,因此對提昇舞團技巧及舞碼至國際水準有積極的貢獻。他引進了「表現芭蕾、劇情芭蕾」〔見(ballet d□ action)〕,他曾編作了49齣舞碼,其內容取材自如伏爾泰及莎士比亞的作品。1801年他創作了第一齣「北歐芭蕾《拉格沙》」(Nordic ballet 「Lagertha」),自此將浪漫主義(Romanticism)引進了丹麥的劇場。嘉雷歐堤所編作的49齣芭蕾中,目前仍流傳者只有《小愛神的奇想》(The Whims of Cupid)及《芭蕾教師》(The Ballet Master),然而這兩齣舞碼卻是世上最古老的;是自1786年一直不斷的按傳統方式被演出的舞作。1829年至1877年,在包諾維的領導下,丹麥皇家芭蕾舞團的技巧躋升至當時國際水準而同時卻維持其獨特的丹麥風格。因為包諾維能以傳統民族故事、神話等,成功的編成舞作。如《布魯日市集》(Kermesse in Bruges, 1852)、《遠離丹麥》(Far From Denmark, 1860)、(The King´s Lifeguards on Amager, 1871)、(The Valkyrie, 1861)及《瑞姆悼歌》(The Lay of Thrym, 1836),其流傳至今尚被演出的十幾齣舞作中,最有名的是《仙女1836》、《拿波里1842》及《一個民族的故事》(A Folk Tale, 1854),為丹麥芭蕾舞團鎮團之寶。自包諾維之後,舞團沈寂了一段時間,直至二十世紀佛金(Mikhail Folkine)、阿胥頓(Frederick Ashton)、羅蘭.培堤(Roland Petit)、喬治.巴蘭欽等來訪,為舞團注入新的靈感。而哈洛德.藍德(Harald Lander, 1905-1971)則將舞團帶領入另一個有創造力的紀元,舞團一方面不斷吸納新而現代的舞碼,一方面維持包諾維舞碼奠定的傳統,使今天觀眾仍能一睹後者的風采。重演《Abdallah》、《瑞姆悼歌》等作品,而另一方面又以現代的約翰.紐愛爾(John Neumeier)、益里.季利安(Jiri Kylian)、曼恩.漢斯(Hans van Mannen)及毛里斯.貝嘉(Maurice Bejert)等人的舞作演出以平衡包諾維式、浪漫芭蕾的風格。
參照:
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丹麥皇家芭蕾舞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