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阿姆斯特丹大學(荷蘭)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University of Amsterdam(Holland), Universiteit Van Amsterdam
作者: 詹志禹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阿姆斯特丹大學創建於一六三二年,其前身名為伊拉斯崔學院(Athenaeum Illustre),原是學者聚集的場所。成立之初,以哲學、歷史的講授為主,之後陸續加入數學、法律、醫學、神學的課程。直至一八七六年,阿姆斯特丹大學的名稱才正式確立。二十世紀中期,經濟、政治與社會科學等新興學院亦相繼成立。至一九六○年,〔大學教育法案〕通過後,原本屬於市管轄的學校才改由政府監督。由於校區位於都會中心地帶,阿姆斯特丹大學不僅發展成今日荷蘭最大的大學,且成為國際學術網上重要的一環。
  學校行政組織的運作主要由三十五人所組成的大學評議會(University Council)和行政部門(Executive Board)共同負責。目前校內設有神學、法學、醫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太空、經濟、教育、社會科學等十五個學院。學生約有二萬六千餘人。五百位教職員中,全時教師約占半數以上。校園主要位於市中心,亦有部份建築散布於市區外圍各處。
  校內設有綜合圖書館,藏書量達三百萬冊。各學院亦設有分館。此外,尚有文學館、考古館、地質館、動物館,以及一百五十個研究機構專供教學研究之用。
  學校目前共有六十個主修的科系(program),分別授予學士及博士(Doctorandus)學位。大學課程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屬於預備教育,實施一年的適性教學,學生可依興趣選擇課程;至第二階段陸續加入專業課程。研究所的教育提供三種課程訓練:第一種是研究訓練,以培養研究人才為目的。研究生必須擔任四年的研究助理,除了準備論文、從事研究外,還須負責部份的教學。所修習的科目以理論研究為主。第二種是專業訓練,結合傳統與現代課程,採部份時間制度,專供在職生研修。第三種是師資訓練,以培養合格的中小學師資為目的,為期一年的課程,兼重理論與實際。學校上課採三期制,時間分別為九月至十二月、一月至四月、四月至七月。
  身為都會大學,阿姆斯特丹大學扮演了理念的創新與普及的重要角色。近年來,學校致力於課程內容的更新、新教學模式的引進,並擴大與國際學術機構的文教交流。此外,不斷增設的國際課程,多已改採英語教學,此亦成為學校目前發展的一大特色。由於教學與研究已臻國際水準,今日的阿姆斯特丹大學堪稱為一流的歐洲大學。
  校址:Maagdenhuis, spui 21, 1012 W X Amsterdam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阿姆斯特丹大學(荷蘭)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