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杜佩,法蘭斯瓦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Dupuy, Françoise (1925-)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法國舞蹈家、編舞家、教師。生於里昂,本姓米叟(Michaud),其父經營畫廊,同時也是一位擁護現代藝術的藝評家。法蘭斯瓦五歲就開始在「里昂歌劇院」學習古典芭蕾,也學習鋼琴、繪畫和優韻律(Eurhythmics)。世界大戰期間許多藝術家從巴黎遷移到里昂,法蘭斯瓦即隨塞路(Serreau)、奧伯朗帝(O´Brady)和雅克蒙(Jacquemont)學習演劇,向艾加洛夫(Youri Aigaroff)和洛布(Toura Lobou)學習古典芭蕾。戰爭結束後,她前往巴黎,與布凱(Marguerite Bougai)、斯維列夫(Nicolas Zvereff)和德庫(Etiénne Decroux)一起工作,並加入「香榭里西芭蕾舞團」(Ballet des Champs-Elysees)。1946年,他加入魏特(Jean Weidt)的「藝術芭蕾舞團」(Ballets des Arts)成為該團的主要舞者與行政管理。不久之後,她和多明尼克.杜佩(Dominique Dupuy)結婚。1949年,魏特返回德國,由杜佩夫婦接管「魏特舞團」,後來他們又重組該團並更名為「杜佩舞團」。1955年,該團擴展為「巴黎現代舞團」(Des Ballets Modernes de Paris),並組織Beaux-de-Provence藝術節、「現代舞委員會」、「國際現代舞交流協會」等組織,用以推動法國現代舞文化和國際間的交流。法蘭斯瓦不僅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舞蹈家,同時她還兼具行政管理、企劃活動和推廣等才能。她的舞蹈除了喜歡探索存在於動作中人性複雜的表現力之外,還強調形式的時、空運用和群舞的結構。重要作品:《地貌》(Visage de terre, 1951)、《馬林那達》(Marinada, 1956)、《在這片樂土上》(Sur la terre enchanteé, 1956)、《安替可納》(Antigone, 1966)、《男人和他的慾望》(L´homme et son désir, 1968)、《大衣》(Le manteau, 1972)、《碎片》(Eclats, 1975)、《Comodulation》(1974)、《自由之舞》(Danse en liberté, 1979)。
參照:
J. Robinson《Modern Dance in France-An Adventure 1920-1970》1997.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杜佩,法蘭斯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