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蝕刻術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tching;Engraving
作者: 盛美雲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蝕刻術為版畫製作法中凹版技法的一種,所謂凹版技法是先在金屬版上塗一層蝕刻抗腐蝕劑的耐酸物質,然後使用鋒利的刀具刻透抗腐蝕層,將圖樣繪於版面上,而後金屬版用硝酸或荷蘭酸液予以腐蝕,繪有圖樣未受抗腐蝕層保護的部分受到腐蝕,形成凹線條的圖樣,塗上油墨拭淨表面,置紙張於其上,通過壓印機壓印,壓力使得凹線內的油墨附於紙面上,並略呈凸起,即在紙上呈現原先所繪的圖樣。
  蝕刻術是最常用的凹版技法,通常採用銅版,因其質地細緻且堅硬耐久,質地粗糙且易磨損的鋅版則較少使用,而且鋅版容易與某些色墨產生化學變化,以致產生露點或改變顏色。在進行蝕刻前,先要潔版,是以棉布沾氨水及去污粉清理,然後以水洗滌,吹乾,乾燥後手指不可再碰觸版面,以免留下痕跡。而後在版面上塗一層抗腐蝕劑,它有固體和液體2種,固體的抗腐蝕劑又稱硬式抗腐蝕劑,是以白蜜臘、瀝青粉或柏油、松脂粉、松節油製成的硬球狀,遇到加熱過的銅版即軟化,可予以塗抹或以滾筒滾輾的方式均勻的塗敷於版上,所產生的薄膜可持久並保持彈性;液體抗腐蝕劑則是增加松節油的比例,形成液態的抗腐蝕劑,刷於未加熱的版上,亦可達到防止酸液侵蝕的作用,但因白蜜臘比例較少,刻版時抗腐蝕劑易脆而破裂。
  有些版畫家為了使繪版時線條顯明易見,將銅版上了抗腐蝕劑的一面以燭焰燻黑,然後以6B鉛筆繪樣或將描圖紙上6B鉛筆稿輕壓印機輕壓後轉印於銅版面,接著以粗細不一的蝕刻尖筆沿著圖樣描繪,力道以透過抗腐蝕層,碰觸到銅版為原則,若有刻面不理想的部分,可用抗腐蝕劑將該部分填補,重新再刻,當刻畫完成後,將銅版放入酸液槽中,以酸侵蝕,腐蝕時間的多寡決定印刷後的色調濃淡,需要淡輕效果的部分蝕好後,即將銅版自槽中取出,清洗乾燥,將蝕好的部分塗上抗腐蝕劑,再放入酸液槽中酸蝕,這種程序反覆進行,直到最深濃的部分浸蝕完成為止。
  16世紀初期,版畫發展過程中首次採用了蝕刻法,最早的蝕刻畫是瑞士畫家格拉夫(Urs Graf)於1513年以鐵版蝕刻印製的,林布蘭(Rembrandt)則是最偉大的蝕刻版畫大師,創作了300多幅精美絕倫的蝕刻畫。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蝕刻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