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語言習得裝置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 LAD
作者: 陳長益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天賦論者主張人類天生具有學習語言的能力,並嘗試探討此天生能力的本質。語言學家杭斯基(N. Chomsky)乃天賦論者之一,他提出語言習得裝置的理論,來說明其語言天賦的觀點。他認為人類的認知結構中,存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語言習得裝置,使人們可以不需經過刻意教導,就能輕易獲得語言。語言習得裝置的功能就像眼能視與耳能聽的功能一樣,在兒童發育到某一程度,開始幫助兒童分析周遭語言,快速學習語言規則。語言習得裝置是具有彈性的,它能適用於各種語言結構,是人類所共有的。它包括一些基本的語言訊息和一組分析程序,而且隨著兒童和周遭的語言環境互動,而歸納、修正出該環境中的語言規則來。
  天賦論者的一般觀點認為:語言習得是經由逐漸發現聯繫某一特定語言的「表層結構」和潛在的、普遍性的「深層結構」中的轉換規則。因此,語言習得裝置乃以普遍性的深層結構為基礎,加上從環境中得來的特定表層結構,逐漸發現聯繫此兩者的轉換規則。這可以說明為何語言能力是人類所共有的,但不同環境中發展出來的語言表現(language performance)卻有所不同。我們可以將一個幼兒安置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一段時間後,他都能夠學會當地的語言,道理就在這裡。
  語言習得裝置是抽象的,不容易證實其是否存在,但可以從一些事實中加以觀察,來支持語言天賦的論點。例如:有些大腦左側在布洛卡區(Broca's area)受傷的病人有失言症的現象,說話困難、緩慢、斷斷續續;而大腦左側顳鯿葉在魏尼克區(Wernicke's area)受傷的病人雖然說話流利,似乎合乎語法,卻未必有意義。所以,可見語言有其生理基礎,是天賦的。
  總之,「語言習得裝置」的有效性不但不容被驗證,同時它也不能解釋語言能力上個別差異的事實,而且沒有說明兒童是如何學習抽象規則的。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語言習得裝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