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理想的說話情境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deal Speech Situation
作者: 溫明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理想的說話情境是哈伯瑪斯(J. Habermas)溝通行動理論申的一項假定,亦是批判系統性扭曲溝通的判準。哈伯瑪斯用之於偵測言辭行動的是否被扭曲。
  構成理想說話情境的條件是:所有參與談話者彼此間是平等的,而且是完全自由的,不受限於任何內、外在的情境。因此,理想說話情境下的溝通是參與談話者在無宰制之社會下不受扭曲的自由論辯真理。質言之,理想的說話情境是參與對話者在一個開放、無壓力及不受宰制的情況下,盡情的討論,期達成真理與理性的共識。
  哈伯瑪斯於一九七○年發表的〔邁向溝通能力理論〕一文中提出三個與理想的說話情境相當的條件。有此三條件的限制,使人的談話得以避免受到系統性扭曲(systematic distortion)。此三大條件分別是:
  第一,無所限制的討論;
  第二,彼此不互傷害的自我表白;
  第三,對未來可能達成之共識的充分補充。
  此三要件呈顯了真理、自由與正義的理念。然而,理想的說話情境是否真有其境、是否為真理論辯的充分條件、是否反而會阻礙共識的達成,則曾受到質疑。
  黑德(David Held)就認為理想的說話情境不是開放對話的充分條件,因為未能涵蓋所有的談話現象。高德納(Alvin Gouldner)則認為理想的說話情境所限制的條件過於嚴苛,不符合真實的生活情境。另有人懷疑人是否均能有此開放性態度與理性論辯的能力及共識是否一定能透過語言達成。
  哈伯瑪斯雖然承認,理想的說話情境是一種理想化了的狀況,也無法否認理想說話情境的不符合實情,但於其〔合法性危機〕(Legitimation Crisis)一書中,他已隱約地指出理想說話情境的意義在於彰顯說話者之理性意志(rational will)。執此,一個平等的討論是個不會有強制力出現,但卻是邁向祭理論辯的練習。易言之,理想的說話情境不但是真理的判準,亦是練習邁向此真理共識之途徑。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理想的說話情境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