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縴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ㄌㄚㄔㄨㄢˊㄑㄧㄢˊㄐㄧㄣˋ˙ㄉㄜㄘㄨㄕㄥˊㄖㄨˊ:「ㄌㄚㄑㄧㄢˋ」、「ㄑㄧㄢˋㄕㄥˊ」。
  2. ㄓˇㄌㄚㄑㄧㄢˋ」。ㄗㄞˋㄏㄜˊㄔㄨㄢㄕㄨㄟˇㄕˋㄊㄨㄢㄐㄧˊ˙ㄉㄜㄉㄧˋㄈㄤㄒㄧㄥˊㄔㄨㄢˊㄧㄡˊㄒㄧㄚˋㄧㄡˊㄨㄤˇㄕㄤˋㄧㄡˊㄕˊㄅㄧˋㄒㄩㄎㄠˋㄖㄣˊㄗㄞˋㄏㄜˊ˙ㄉㄜㄌㄧㄤˇㄢˋㄩㄥˋㄕㄥˊ˙ㄗㄌㄚㄔㄨㄢˊㄑㄧㄢˊㄐㄧㄣˋㄓㄜˋㄓㄨㄥˇㄈㄤㄕˋㄔㄥㄨㄟˊㄌㄚㄑㄧㄢˋ」。ㄖㄨˊ:「ㄑㄧㄢˋㄈㄨ」、「ㄑㄧㄢˋㄏㄨ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縴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àn
解釋:
  1. 拉船前進或牽牲口的粗繩。
    【例】拉縴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àn
解釋:
[名]
拉船前進的粗繩。如:「拉縴」、「縴繩」。《初刻拍案驚奇》卷一:「船上人見他這等模樣,都笑道:『文先生那裡又跎了縴來?』」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拉船前進的粗繩。如:「拉縴」。《初刻拍案驚奇》卷一:「船上人見他這等模樣,都笑道:『文先生那裡又跎了縴來?』」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一.槐西雜志一》:「一日腰金販綠豆,泛巨舟詣天津,晚泊河干,坐船舷濯足,忽西岸一鹽船縴索中斷,掃橫而過,兩舷相切,自膝以下,筋骨糜碎如割截,號呼數日乃死。」

2. 從事拉船工作。如:「縴戶」。《福惠全書.卷二九.郵政部.船夫車驢》:「其小差縴夫,例係沿途地方撥換。」

3. 比喻從中撮合或介紹牽線以取利。《紅樓夢》第一五回:「我比不得他們扯篷拉縴的圖銀子。這三千銀子,不過是給打發說去的小廝作盤纏,使他賺幾個辛苦錢。」《醒世姻緣傳》第四回:「晁書、晁鳳也只道胡旦的外公,不過在京中扯縴拉煙,尋常門戶罷了。」

注音: ㄑㄧ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縴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