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仍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仍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réng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仍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réng |
解釋:
[動] 因循、沿襲。《文選.張衡.思玄賦》:「夫吉凶之相仍兮,怕反庂而靡所。」唐.柳宗元〈封建論〉:「徇之以為安,仍之以為俗。」 [副] 1.屢次、頻頻。《國語.周語下》:「晉仍無道而鮮胄,其將失之矣。」《漢書.卷九.元帝紀》:「百姓仍遭凶阨,無以相振。」 2.依然、還。如:「他的病仍不見好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連] 於是、因此。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忿狷》:「雞子於地圓轉未止,仍下地以屐齒蹍之。」《南史.卷四九.劉懷珍傳》:「與崔祖思友善……及聞祖思死,慟哭,仍得病,建元二年卒。」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仍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仍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依循、因襲、隨。《說文解字.人部》:「仍,因也。」漢.張衡〈思玄賦〉:「夫吉凶之相仍兮,恆反仄而靡所。」唐.柳宗元〈封建論〉:「徇之以為安,仍之以為俗。」 2. 屢次、頻頻。《國語.周語下》:「晉仍無道而鮮胄,其將失之矣。」《漢書.卷九.元帝紀》:「百姓仍遭凶阨,無以相振。」 3. 依然、還。唐.杜甫〈奉送韋中丞之晉赴湖南〉詩:「王室仍多故,蒼生倚大臣。」宋.王安石〈河北民〉詩:「今年大旱千里赤,州縣仍催給河役。」 4. 於是、因而。《南史.卷四九.列傳.劉懷珍》:「與崔祖思友善……及聞祖思死,慟哭,仍得病,建元二年卒。」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忿狷》:「雞子於地圓轉未止,仍下地以屐齒蹍之。」 5. 「仍孫」:從己身算起第八世孫。《舊唐書.卷一六六.白居易傳》:「白居易字樂天,太原人。北齊五兵尚書建之仍孫。」 |
|
注音: | ㄖㄥˊ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仍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