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集中編目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entralized cataloging
作者: 許靜芬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編目作業是圖書館整理館藏及提供各項服務的基礎工作。「集中編目」(centralized cataloging)是指將分散於多處的編目作業集中進行,以避免不同圖書館或不同機構(或部門)編目人員對於相同出版品的重複編目作業,藉此達到目錄編製標準化及經濟化的目的。一般文獻雖記載「集中編目」最早由Charles C. Jewett於1850年在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的會議報告中提出,但Jewett早於1847年向史密森尼博物館(Smithsonian Institution)董事會報告中,就曾倡議這種理念。Jewett當時基於減少各館藏紙本目錄重複印製為出發點,提議由史密森尼博物館統一訂定單一書目鉛版(stereotype plate)的鑄造規則,並集中保存這些書目的鉛版。圖書館在印製其館藏紙本目錄時,若有與其他圖書館重複的書目,可利用先前的書目鉛版,並增補不重複館藏的書目鉛版,而新增的書目鉛版仍交由史密森尼博物館集中管理。經由書目鉛版的累積和集中管理運用,進而可印製多館紙本聯合目錄。Jewett的提議雖未在其有生之年實現,但卻引起後續圖資界對「bibliographic universe」的注意,並展現於後續各種書目集中處理及分享事務中。在圖書館大量應用電腦技術之前,由大型圖書館發行館藏卡片目錄是集中編目的做法之一。美國國會圖書館、北京圖書館、國立中央圖書館(後改名國家圖書館)皆先後於二十世紀發行卡片目錄,但這種成本及人工所費不貲的方式終究在技術環境變遷下受到淘汰。此外,由單一機構編製出版品的預行編目資料,從卡片目錄時代延續至今,仍是圖書館及出版社初始書目的主要來源。就實務面而言,集中編目最終目的是要達到以一致的規範集中處理資料,若從施作範圍大致區分為:(1)單一機構內部作業整合;(2)總館與分館作業整合;(3)同質機構間作業整合;(4)地區或全國性編目作業集中。施作範圍牽涉單位及人員越多者,在實施上的難度相對增加,因此,單一圖書館內部的作業整合相較容易達成。大規模的集中編目除了從作業流程及人力精簡因素考量之外,也須衡量編目中心是否具備各學門領域的編目人員,以有效因應各種學科領域資料的分類編目作業,並及時供應其他圖書館抄錄使用。此外,在各館採購、典藏、服務等業務各自獨立的情況下,要各館等待使用外部編目中心產製的書目資料,在各館資料運用時效及作業流程上有其窒礙難行之處。圖書館進行自動化並採用機讀編目格式之後,集中編目就不再是一成不變的模式,畢竟,以合作模式建立共同分享的目錄資源,才是集中編目「一館編目,多館分享」的初衷。集中的目的在於能依循共通的編目及資料交換規範,易於掌握書目資源的品質。近年來在館際合作及電腦資訊技術的相互結合之下,集中編目以不同的合作途徑提供多館共享的目錄,例如:在同一系統平台建立及分享書目,或在各自系統建檔,再匯入同一資料庫進行分享,美國國際圖書館電腦中心(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簡稱OCLC)即是結合兩者建置了WorldCat。由於集中編目自始至終與「合作」息息相關,就現代的技術發展而言,人員集中應該已經不是集中編目強調的概念,因此,不論圖書館編目資訊技術如何發展,集中編目的精神將會以多元的合作編目模式延續下去。Jewett, C.C. (1850).A Plan for Stereotyping Catalogues by Separate Titles; and for Forming a General Stereotyped Catalogue of Public Libra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In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Vol.4, p.165-176.),Washington, D.C.: Baird. Retrieved October 16, 2011, from 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vNNBFggRWek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source=gbs_ge_summary_r&cad=0#v=onepage&q&f=false.
參考資料:
Jewett, C.C. (1850).A Plan for Stereotyping Catalogues by Separate Titles; and for Forming a General Stereotyped Catalogue of Public Libra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In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Vol.4, p.165-176.),Washington, D.C.: Baird. Retrieved October 16, 2011, from 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vNNBFggRWek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source=gbs_ge_summary_r&cad=0#v=onepage&q&f=fals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集中編目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