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忌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ㄐㄧˊㄉㄨˋㄖㄨˊ:「ㄐㄧˋㄏㄣˋ」、「ㄘㄞㄐㄧˋ」。
  2. ㄏㄞˋㄆㄚˋㄨㄟˋㄐㄩˋㄖㄨˊ:「ㄍㄨˋㄐㄧˋ」、「ㄙˋㄨˊㄐㄧˋㄉㄢˋ」。
  3. ㄐㄧㄣˋㄐㄧㄝˋㄖㄨˊ:「ㄐㄧˋㄎㄡˇ」、「ㄐㄧˋㄐㄧㄡˇ」、「ㄕㄥㄌㄥˇㄅㄨˊㄐㄧˋ」。
  4. ㄕˋㄕˋㄐㄧˋㄋㄧㄢˋㄖˋㄖㄨˊ:「ㄓㄡㄐㄧˋ」、「ㄐㄧˋㄖ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憎惡、妒恨。
    【例】妒忌、忌恨、猜忌
  2. 害怕、畏懼。
    【例】顧忌、肆無忌憚
  3. 禁戒。
    【例】忌口、忌酒、生冷不忌
  4. 親喪之日。
    【例】忌日、忌辰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憎惡、妒恨。如:「妒忌」、「猜忌」。《文選.李康.運命論》:「以仲尼之謙也,而見忌於子西。」
2.怕、畏懼。如:「顧忌」、「肆無忌憚」。《左傳.昭公六年》:「民知有辟,則不忌於上。」
3.禁戒。如:「忌諱」、「忌嘴」、「忌酒」、「生冷不忌」。
[形]
善妒的。《南史.卷四九.劉峻傳》:「峻自序云:『敬通有忌妻,至于身操井臼。』」
[名]
1.親喪之日稱為「忌」。參見「忌日」、「忌辰」等條。
2.該禁戒的事。如:「犯口忌」。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hī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禁戒。
音讀: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憎惡、妒恨。如:「妒忌」、「猜忌」。《說文解字.心部》:「忌,憎惡也。」三國魏.李康〈運命論〉:「以仲尼之謙也,而見忌於子西。」《南史.卷四九.列傳.劉懷珍》:「峻自序云:『敬通有忌妻,至于身操井臼;余有悍室,亦令家道轗軻。』」唐.李商隱〈行次西郊作一百韻〉詩:「晉公忌此事,多錄邊將勛。」

2. 害怕、畏懼。如:「顧忌」、「肆無忌憚」、「投鼠忌器」。《左傳.昭公六年》:「民知有辟,則不忌於上。」《三國演義》第一三回:「郭汜自為大將,橫行無忌,朝廷無人敢言。」

3. 禁戒、禁戒的事。如:「忌諱」、「忌嘴」、「忌酒」、「生冷不忌」、「犯口忌」。《漢書.卷五○.張馮汲鄭傳.馮唐》:「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讓曰:『公眾辱我,獨亡間處虖?』唐謝曰:『鄙人不知忌諱。』」唐.張祜〈秋日病中〉詩:「無端憂食忌,開鏡倍萎黃。」《官話指南.卷二.官商吐屬》:「因為我勸他忌煙,他倒惱了我了,不和我來往了。」

4. 親喪之日稱為「忌」。舊俗在親喪之日禁止娛樂行為,故稱為「忌日」、「忌辰」。《禮記.祭義》:「君子有終身之喪,忌日之謂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七:「我想今日是父親忌日,必得符籙超拔,故此到觀中,見你舅舅。」

5. 不吉利。《齊民要術.卷一.種穀》:「凡九穀有忌日,種之不避其忌,則多傷敗。」

注音: ㄐㄧ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忌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臺灣台語 相關臺灣客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