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三維電腦繪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3D computer graphics
作者: 周遵儒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三維電腦繪圖顧名思義就是利用電腦來繪製立體造型影像的技術。一般而言,三維電腦繪圖的繪製過程包含「建模(modeling)」、「材質貼圖(texture mapping)」、「打光(lighting)」、「著色演算(rendering)」等四個步驟:
一、建模
  建模是指建構立體場景中的物件模型。每個建立好的立體物件是由曲面所構成(如圖1所示)。常用的建構方式有「非均勻性分布雲形曲面(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簡稱NURBS)建模」、「多邊形(polygon)建模」、及「次分區模型曲面(subdivision)建模」方法等,利用這些模型來模擬真實世界的物體造型。圖1 建模二、材質貼圖
  材質貼圖是讓模型賦予真實化及風格化等視覺效果的重要過程,此步驟是為建構好的模型貼上外觀圖片,使模型具有如真實世界中的物體表面的顏色或紋理效果(如圖2所示)。
圖2 材質貼圖三、打光
  在虛擬的立體場景中,也需要虛擬的光源來照射物體才能模擬出如真實世界物理現象所呈現的光線照明與陰影效果。光源的使用不僅是為了照亮場景,也為了要營造氣氛,增加場景的真實性與藝術性(如圖3所示)。
圖3 打光四、著色演算
  著色演算是將立體場景中的所有相關資料進行綜合模擬演算處理。在此步驟中,電腦將花費相當長的時間進行大量資料的運算,所花費的時間長短取決於所建構的模型與場景的複雜度(如圖4所示)。
圖4、著色演算  由於三維電腦繪圖具有高精細度、高擬真度和便於修改等優點,並能夠快速且高效率地創作出栩栩如生的電腦影像和視覺特效,現今三維電腦繪圖已廣泛應用於電腦輔助設計、影視工業、遊戲工業等視覺相關產業中,成為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
  以電腦輔助設計應用來說,進行建築設計、室內設計、工業設計時,構建立體雛形除了是表達產品的意念之外,也可對產品進行實際製作前的分析評估。透過三維電腦繪圖,可取代製作實體產品雛型的作業,改採用電腦進行模擬展現,不僅可以節省製作成本,也可加快產品開發進度。
  對於影視特效與動畫製作的應用上,電腦動畫現今廣受觀眾的喜好,除了所創造出來的逼真效果外,最重要的因素在於動畫角色的生動及場景寫實性所帶給觀眾的認同感。在好萊塢電影工業的大力推波助瀾下,三維電腦繪圖技術已經成為電影動畫與特效製作重要的一環。
  現今多數的電玩遊戲,也使用三維電腦繪圖技術,將設計師所塑造的模型、場景、貼圖、特效、音效…等等,配合著遊戲劇本所設計的互動性,透過立體場景即時描繪來呈現,使玩家有更加身歷其境的感覺。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三維電腦繪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