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中庸之道(亞里斯多德)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Doctrine of the Mean (Aristotle)
作者: 陳雪麗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中庸之道(Mesotes)在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的理論邏輯論證中,譯為「中間性」,但其哲學意義以譯「中道」或中庸之道較妥。
  亞氏在〔尼各馬科哲學〕(Ethika Nikomokkeia)一書中指出:任何事情都有過度、不及和中間等三種情況,「過度」與「不及」常常會破壞道德品質,只有位於中間的「中道」能保存道德品質;而「德性」就是那種可以使人成為善良,並使人能夠出色運用其功能的一種品質,其本性就是「適得其中」。他說:「德性就是中道,是對中間的命中,是最高的善和極端的正確。」
  亞氏進而說:一切有識之士,都在避免過多和過少,而選取中間求得中道,也就是「增一分則太長,減一分則太短」的意思。如當一個人有恐懼、勇敢、欲望、憤怒、憐憫等感到痛苦或快樂時,情感表現可能過度激烈,也可能並不明顯,過度或不足都不好,要以「適中」為度。也就是說,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情況、針對適當的人、為了適當的目的、以適當的方式表達情感。
  就體力和健康方面說,鍛練過多或過少都會損害體力,飲食過多或過少也會損害健康,唯有適度才能保持健康。同理,對於節制、勇敢以及其他德性,也是如此。如一切都迴避、都懼怕、對什麼事都不敢堅持,就會變成儒夫;反之,如果天不怕地不怕、橫衝直撞,又會變成莽漢。又如過度沉緬於快樂而不能自拔者為放縱,迴避一切快樂又變成淡漠無情。反過來說,對享樂有節制,成為節制之後,就不刻意追求享樂;習於堅定而不恐懼,就為勇敢,之後就更加堅定和無畏。這些都足以證明,節制、勇敢等德性,會因為「過度和不及」而有失,只有合乎「中道」才是德性。
  亞氏又舉例說:恐懼和自信的中道是「勇敢」;快樂和痛苦的中道是「節制」;財富的接受和支付的中道是「慷慨」;名譽和不名譽的中道是「淡泊」。
  由此可知「中道」乃是位於過度與不及之間,但在於行事時妥善拿捏。亞氏認為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找到圓的中心,而是有知識的人才能找到。因此需要充分的熟練與高度的技巧,才能從每件事物中去發現中道。
  在教育或個人生活方面,「中道」精神的掌握與發揮,是個人生命趨向平和穩定的鵠的,從追尋這個鵠的的過程中,個人可以逐漸找到屬於自己的「時中」時機,此與〔中庸.第二章〕:「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的觀點可以匯通。所謂時中就是要如孟子所說,要能執兩用中,但是執中無權猶執一,故必須權衡輕重得失,彈性運用時中原則。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中庸之道(亞里斯多德)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