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吸血蝠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mmon Vampire Bat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Desmodus rotundus (E. Geoffroy, 1810)
形態:
全世界的吸血蝠共有3種分屬於3個不同屬,均分布於中南美洲。吸血蝠原本被歸為獨立的1科,現在較被接受的分類法是將其歸為美洲葉鼻蝠科。本種與其他種吸血蝠外型特徵的主要差異在於耳朵頂部尖,拇指較長且基部有墊,股間膜無毛,以及齒狀。本種僅有20顆齒,齒式為1/2, 1/1, 2/3, 0/0,較其他吸血蝠少,2顆鑿狀上門齒與上犬齒均特別發達。頭軀幹長7~9公分,無尾,前臂長5~6.3公分,成體體重15~50公克。背部為暗灰褐色,腹部顏色較淺。
分布:
墨西哥北部到智利中部、阿根廷、烏拉圭、瑪格麗特與千里達等島。
生態習性:
熱帶、亞熱帶的乾旱與潮濕地帶都有,棲所主要為洞穴,但也會利用樹洞、廢井、礦坑、以及廢棄的建築物,棲所內常有血液被消化後的排泄物所產生的濃重阿摩尼亞氣味。棲息時可能單獨1隻,但亦會形成20~100隻,甚至2,000隻的大群。通常在一個50隻以上的大群中,會有幾個由雌蝠與幼蝠組成,社會結構比較穩定的小群,小群中的個體會在同伴覓食失敗時,回吐出吸食的血餵給同伴,以保其存活與後續覓食的機會。優勢的雄蝠常會守在雌蝠棲所附近以獲取較多的生殖機會,其他雄蝠則會聚成小群,以與優勢雄蝠抗衡,雄蝠間的競爭相當激烈。吸血蝠傍晚外出覓食時是採低飛方式,離地面僅約1公尺,覓食距離約5~20公里不等。吸血蝠主要以牲畜的血為食,偶而亦可能取食人血,據估計1個體1晚吸血約20毫升。吸血前,蝙蝠會先降落到牲畜身上,選擇毛較少的適當吸血位置,以舌膝下口處,再以利牙割開毛皮,咬開表皮,造成大約3~6公釐寬、5~10公釐長、1~5公釐深的傷口,然後舔食血液。吸血蝠的舌上有溝槽,有如毛細管般方便血液流入口中,且唾液中有抗凝血物質,所以傷口會不斷流血,直到蝙蝠離開,通常吸血的時間約30分鐘。吸血蝠終年可生殖,一年可生不只1胎,懷孕期約205~214天,一胎通常1仔1,幼蝠出生時體重約7公克,出生時眼開且發育良好,但1個月後才會開始以血為食,4個月大開始自己覓食,9~10個月大才完全斷奶,此時也大約是性成熟的時間,圈養壽命可達19.5年。由於其吸血特性,以及可能傳染狂犬病的危險,在中南美洲被視為有害動物而遭撲殺。
綱: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目:
翼手目(Order Chiroptera)
科:
美洲葉鼻蝠科(Family Phyllostomidae)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吸血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