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實在主義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ealism
作者: 張芬芬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實在主義在哲學中或譯為實在論或唯實論,文藝領域中則譯為寫實主義。在西洋哲學史上許多哲學派別均使用此詞,但其意義頗有出入,主要表達的是對普遍概念(universal concept)的性質,及認識主體與客體之間的關係的看法,討論的主要是本體論與認識論的問題。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對認識論的問題,茫無所知,以為外在世界是客觀實在的,此為「素樸實在論」(naive realism)。中世紀經院哲學出現「思維與存在」問題的論戰,即是由唯名論(nominalism)與唯實論對壘,唯實論主張普遍概念是客觀實在的,是個別事物的本質或原始形式;唯名論則否認普遍概念的客觀實在性,認為其不過是名稱,後於事物,只有個別的感性事物才是真實的存在,故而將此論戰中的realism,譯為「唯實論」,以與唯名論相對。
  現代哲學中將之譯為「實在論」,與理性主義或唯心論、觀念論(idealism)相對,主張外在事物獨立於意識之外而存在。英國的經驗主義者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為實在論奠定了基礎,洛克主張心物兩種實體均存在,認為物體本身具有原有性質(original quality)或基本性質(primary quality),如硬度、擴延性、形狀、動靜、數量、大小等,這些性質會對感官施以一種力量,而產生可感性質(sensible qualities),如色聲香味觸等,物體所具力量使人心中形成觀念(ideas)或表象(representation),觀念與表象正是人類知識的對象或內容。
  二十世紀初歐、美出現一種反對黑格爾(G.W.F. Hegel, 1770~1831)絕對唯心論的新實在論(new realism),主張普遍概念與認識對象均具實在性,普遍概念既獨立於個別事物,又獨立於意識而存在。一九一四年此派又分化出批判實在論(critical realism),同意新實在論者對唯心論的批評,但不贊同新實在論以「直接呈現」說明「認識」的理論,他們自認對認識的分析是批判的,故名為批判實在論;主張認識主體與客體並不直接發生關係,而以「特性複合體」或「性質群」為媒介,進入意識中,這些東西是直接的感覺材料,呈現於意識中,並非意識之外的對象本身,而人們又須以這些材料為媒介來認識對象,故在認識活動中會有錯覺、幻覺等錯誤認識的出現。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實在主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