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表面效度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ace Validity
作者: 楊銀興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表面效度」係指受測者與測驗結果的使用者及一般社會大眾對於該測驗的試題和形式等所做的主觀判斷,判斷此一測驗能否達成其所宣稱的目的。一個具有高表面效度的測驗比低表面效度的測驗更能贏得受測者的合作及提高作答意願,並使得分低者減少對測驗公平性的抱怨,也更能使得一些決策者,僱主或行政首長信服,而願意採用該測驗。因此,表面效度雖不是真正的效度,卻是任何心理與教育測驗所應具備的一種重要特質。
  就測驗的題型而言,論文式試題通常被認為較具有表面效度,尤其對論文式試題各項有關研究不太熟悉的人,都比較相信論文式試題能測量它想要測量的能力。相反的,一個也許可以真正能測量重要概念或能力的題目,可能被某些人認為是較不具表面效度的。一般來說,解答能力測驗,需要靠受試者的能力,因此,測驗越有表面效度,受試者越會努力去作答,所以能力測驗應重視表面效度,但有關人格測驗,較應依靠個人的態度,所以人格測驗最忌具有表面效度,因為越有表面效度,受試者越容易虛偽作答。
  欲改進表面效度,可從兩方面著手,一是依據特定的測驗目的,修改測驗名稱;或是重新安排試題的用字遣詞,使它顯得更切題、合理;另方面則是從改進版面設計、印刷、裝訂、紙質等著手,使得整個測驗看起來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以贏得使用者的重視。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表面效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