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走動式管理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anagement by Wandering Around
作者: 黃昆輝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走動式管理」即管理者每日不斷四處走動。例如採行走動式管理的學校校長,非僅坐在辦公室辦公即可,他必須利用時間到校園四處走動,尤其各單位辦公室、各教師準備室、實驗室等,更是他巡視的重點。上課期間,他有時會站在教室走廊上,察看學生的學習活動,偶爾也會悄悄地走入教室後面或坐在教室後座,以觀察教師的教學活動。下課之後,他再提供教師適度的觀察回饋。
  走動式管理能夠發揮的功能主要有四個:第一是鼓勵領導者走出辦公室、走出冷氣房,加強和基層員工進行自由、開放的溝通。就像在企業管理界,有許多傑出的公司非常注重無拘無束的溝通,例如狄斯奈公司每名員工均掛有名牌,惠普公司員工互稱名字,並採行門戶開放政策,甚而在李維牛仔褲公司(Levi Strauss)中,自由溝通被稱為「第五類自由」。
  第二個是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可能發現的問題有二:第一是領導者在巡視各單位時看到問題,並尋求解決。第二是領導者藉機與員工交談,詢及他們工作的現況以及對組織改進的意見,如果員工所提建議具價值者,則記入備忘錄中,以憑處理。
  第三是確保組織任務的順利執行。在一個組織訂出一套工作目標後,領導者必須四出觀察、評估、尋求回饋,這樣才能曉得員工是不是按部就班,照正確的進度往正確的方向發展。如果不能經常監督員工執行的情形,員工不但可能會脫離正軌,而且會認為領導者並不在乎工作目標的完成。
  第四是激勵員工的工作士氣。領導者親自走到員工的工作現場去看他們,而不是把員工叫到辦公室來,通常會讓員工覺得他們的工作活動受到上級的重視。再加上領導者能在工作的現場一觀察到員工的良好工作表現,就即時地加以肯定,則員工的工作士氣一定會受到很大的鼓舞。
  走動式管理是由皮德思(Tom Peters)和華特曼(Robert Waterman)在〔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一書中所提出。皮德思和華特曼認為領導者在實施走動式管理時,所採取的活動主要有三:傾聽、教導和協助。「傾聽」是溝通的第一步,是指領導者從員工身上得到第一手的資料以及未經扭曲的意見。「教導」是指領導者用直接、明確的方式告知員工什麼是重要的,但是允許員工自行決定做什麼和如何做。「協助」是指為員工解決一些疑難雜症,這些疑難雜症也許是些芝麻小事,但是小事不解決而堆積起來,將來很可能會變成為大問題。
  此外,皮德思和奧斯汀(Nancy Austin)也建議領導者在實施走動式管理時,應注意下列三個事項:第一,不要事先預告巡視員工現場的時間,以避免員工刻意表現或提供領導者經過「印象整飾」後的訊息。第二,最好領導者以單槍匹馬的方式巡視現場,而不要帶領大批的隨從者,以避免員工在眾目睽睽之下,不敢勇敢地表達意見。第三,先觀察員工在做什麼,其次問員工為什麼要那樣做,最後再和被視導部門的負責人舉行檢討會。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走動式管理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