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南開大學(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林正範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南開大學是一所涵蓋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生命科學和管理科學等多學科的綜合性大學,一九六○年經確定為國家級重點大學,隸屬國家教育委員會。校址在天津市南開區衛津路九十四號,占地近一千八百畝,校舍建築面積四十多萬平方公尺。
  南開大學於民國八年(1919)由張伯苓、嚴範孫創辦,其前身為南開學校,地處天津西南城角,十二年(1923)遷入八里台新校址。二十六年(1937)七月,學校遭日軍轟炸,損失慘重;同年八月遷往湖南長沙,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組成長沙臨時大學;二十七年(1938)四月再遷昆明,改名為西南聯合大學,並由私立改為國立。抗日戰爭勝利後,南開大學於三十五年(1946)秋遷回天津復校。一九五二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學校的工學院與北洋大學工學院等合組天津大學;北洋大學的數、理兩系及津沽大學的貿易、企業管理、會計等專業併入,自此,學校成為文、理科綜合大學。一九五八年,學校的財經類系與專業畫出,轉入新建的天津財經學院。一九八○年後,學校又恢復了財經類專業。
  一九九三年九月,學校設有研究生院、經濟學院、漢語言文化學院、成人教育學院,有二十二個系,其中較著名的系有數學系、物理系、化學系、經濟學系、歷史學系、外國語言文學系、哲學系、生物學系、電子科學系、計算機與系統科學系等。化學系化學專業是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基礎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理論物理、固體物理、化學儀器、有機化學、無機化學、高分子化學、昆蟲學、中國文學批評史、中國古代史、史學史、邏輯學、中國哲學史、世界經濟、經濟地理、國際金融、企業管理、英語語言文學等三十四個學科(專業)可授予博士學位,七十五個學科(專業)可授予碩士學位。有數學、物理學、化學、經濟學四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較有影響的學科有基礎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有機化學、高分子化學。固體物理、政治經濟學、世界經濟、國際金融、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世界地區史與國別史等。學校設有數學(陳省身任所長)、元素有機化學、高分子化學、現代光學、分子生物學、應用化學、臺灣經濟、國際經濟、人口、歷史、古籍整理、法學、機器智能等二十七個研究所(中心)。較重要的實驗室是元素有機化學實驗室。
  一九九二至一九九三學年度,有全日制在校學生七千六百多人,其中研究生一千六百多人;有專任教師一千八百五十人,其中教授、副教授九百多人;有博士生導師七十五人,其中有著名的化學家何炳林、陳茹玉、陳榮悌、申泮文,和物理理論專家何國柱,光學儀器專家毌國光等。
  學校圖書館藏書二百多萬冊。設有南開大學出版社。學校主要定期出版物有〔南開學報〕、〔南開經濟研究〕、〔南開史學〕、〔離子交換與吸附〕、〔價格理論與實踐〕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南開大學(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