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踐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ㄘㄞˇㄊㄚˋㄖㄨˊ:「ㄐㄧㄢˋㄊㄚˋ」。
  2. ㄕˊㄒㄧㄥˊㄗㄨㄣㄒㄧㄥˊㄖㄨˊ:「ㄕˊㄐㄧㄢˋ」、「ㄐㄧㄢˋㄋㄨㄛˋ」、「ㄐㄧㄢˋㄩㄝ」。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àn
解釋:
  1. 用腳踩踏。
    【例】踐踏
  2. 實行、履行。
    【例】實踐、踐約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àn
解釋:
[動]
1.用腳踩踏。如:「踐踏」。《詩經.大雅.行葦》:「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三國志.卷五九.吳書.孫登傳》:「常遠避良田,不踐苗稼。」
2.登、升。《禮記.中庸》:「踐其位,行其禮,奏其樂。」《漢書.卷三一.陳勝等傳.贊曰》:「踐華為城,因河為池。」
3.實行、履行。如:「實踐」。《儀禮.士相見禮》:「某也夫子之賤私,不足以踐禮,敢固辭。」《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懺悔》:「以踐前誓。」
4.遵循、依循。《論語.先進》:「不踐跡,亦不入於室。」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iā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踩踏。如:「踐踏」。《說文解字.足部》:「踐,履也。」《詩經.大雅.行葦》:「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三國志.卷五九.吳書.吳主五子傳.孫登》:「常遠避良田,不踐苗稼。」

2. 登、臨、升。《禮記.中庸》:「踐其位,行其禮,奏其樂。」《宋書.卷六七.列傳.謝靈運》:「企山陽之游踐,遲鸞鷖之棲託。」

3. 承襲、繼承。《史記.卷一六.秦楚之際月表》:「撥亂誅暴,平定海內,卒踐帝祚,成於漢家。五年之閒,號令三嬗。」南朝宋.鮑照〈河清頌序〉:「聖上天飛踐極,迄茲二十有四載。」

4. 擔任、擔當。《左傳.僖公十二年》:「余嘉乃勳,應乃懿德,謂督不忘,往踐乃職,無逆朕命。」唐.嚴郢〈駁太常擬故相國江陵尹諡議〉:「公踐臺衡,專以推賢任人為務。」

5. 實行、履行。如:「實踐」。《儀禮.士相見禮》:「某也夫子之賤私,不足以踐禮,敢固辭。」漢.鄭玄.注:「言某臣也,不足以行賓客禮。」《警世通言.卷二五.桂員外途窮懺悔》:「以踐前誓。」

6. 遵循、依循。《論語.先進》:「不踐跡,亦不入於室。」三國魏.何晏.集解引孔曰:「踐,循也。」

注音: ㄐㄧㄢ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踐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