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壘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ㄊㄨˇ
  • 部首外筆畫 15
  • 總筆畫 18
  • 漢語拼音 [一]lěi[二]lǜ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ㄐㄩㄣㄧㄥˊ˙ㄉㄜㄨㄟˊㄑㄧㄤˊㄖㄨˊ:「ㄅㄧˋㄌㄟˇ」、「ㄅㄠˇㄌㄟˇ」。
  2. ㄅㄤˋㄑㄧㄡˊㄌㄟˇㄑㄧㄡˊㄉㄥˇㄩㄣˋㄉㄨㄥˋㄍㄨㄥㄕㄡˇ˙ㄉㄜㄐㄩˋㄉㄧㄢˇㄖㄨˊ:「ㄆㄠˇㄌㄟˇ」、「ㄑㄩㄢˊㄌㄟˇㄉㄚˇ」、「ㄦˋㄌㄟˇㄧㄡˇㄖㄣˊ」。
注音:
解釋:

ㄩˋㄌㄩˋㄔㄨㄢˊㄕㄨㄛㄓㄨㄥ˙ㄉㄜㄇㄣˊㄕㄣˊㄖㄨˊ:「ㄕㄣˊㄕㄨㄩˋㄌㄩˋ」。(ㄧㄣㄉㄨˊㄨㄟˊㄣˊ ㄕㄨ ㄩˋ ㄌㄩ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壘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ěi
解釋:
  1. 防守的掩蔽體或城堡。
    【例】堡壘、壁壘
  2. 棒、壘球比賽中,提示選手跑步得分的標示物。
    【例】壘包、跑壘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鬱壘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ěi
解釋:
[名]
1.軍營中防守的掩蔽體或城堡。如:「壁壘」、「堡壘」。
2.棒、壘球比賽中,提示選手跑步得分的標示物。如:「一、二壘有人。」
3.姓。如晉代有壘錫。
[動]
用土、石或磚等堆砌起來。通「累」。如:「壘牆」。唐.姚合〈武功縣中作〉詩三○首之二八:「壘階溪石淨,燒竹灶煙輕。」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參見「鬱壘」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uí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以建材砌牆、築牆。
  2. [[動] ] 暫借而速還。
音讀: luí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據點。
  2. [[名] ] 一種球類運動的踏板,作為跑者之據點。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