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佐 - 教育百科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ㄈㄨˇㄓㄨˋㄖㄨˊ:「ㄈㄨˇㄗㄨㄛˇ」、「ㄗㄨㄛˇㄌㄧˇ」、「ㄗㄨㄛˇㄓㄥˋ」。
  2. ㄈㄨˇㄓㄨˋ˙ㄉㄜㄖㄣˊㄩㄢˊㄖㄨˊ:「ㄐㄩㄣㄗㄨㄛˇ」、「ㄏㄨˋㄗㄨㄛˇ」、「ㄐㄧˋㄗㄨㄛ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uǒ
解釋:
  1. 輔助。
    【例】輔佐
  2. 輔助的人員。
    【例】軍佐、護佐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uǒ
解釋:
[動]
1.輔助。如:「輔佐」、「佐理」。《左傳.襄公十三年》:「使趙武將上軍,韓起佐之。」
2.勸飲、配食。《國語.晉語九》:「召之,使佐食。比已食,三歎。」三國吳.韋昭.注:「佐,猶勸也。」《漢書.卷一.高帝紀下》:「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顏師古注引應劭曰:「佐,助行酒。」
[名]
輔助的人員。如:「縣佐」、「軍佐」、「郵務佐」。
[形]
副的。《禮記.少儀》:「乘貳車則式,佐車則否。」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ò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輔助。如:「輔佐」、「佐理」。《玉篇.人部》:「佐,助也。」《詩經.小雅.六月》:「王於出征,以佐天子。」《左傳.襄公一三年》:「使趙武將上軍,韓起佐之。」

2. 輔助之人員或擔任副職者。如:「縣佐」、「軍佐」、「郵務佐」。《左傳.僖公二八年》:「胥臣以下軍之佐當陳、蔡。」《墨子.尚賢上》:「況又有賢良之士……此固國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漢.班固〈典引〉:「向使子嬰有庸主之才,僅得中佐,秦之社稷未宜絕也。」唐.韓愈〈歐陽生哀辭〉:「自詹已上皆為閩越官,至州佐縣令者,纍纍有焉。」

3. 治理。《左傳.襄公三年》:「晉侯以魏絳為能以刑佐民矣。」《史記.卷一○.孝文本紀》:「且朕既不德,無以佐百姓。」

4. 勸飲、配食。《國語.晉語九》:「召之,使佐食。比已食,三歎。」三國吳.韋昭.注:「佐,猶勸也。」《漢書.卷一.高帝紀下》:「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唐.顏師古.注引應劭曰:「佐,助行酒。」

5. 副、貳。《字彙.人部》:「佐,輔也。貳也、助也。」《周禮.夏官.田僕》:「掌佐車之政。」《禮記.少儀》:「乘貳車則式,佐車則否。」漢.鄭玄.注:「貳車、佐車,皆副車也。」

6. 姓。如明代有佐皓。《續通志.氏族略七》:「明佐皓,登封縣丞。」

注音: ㄗㄨㄛ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佐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