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斑駁尖塘鱧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斑駁尖塘鱧
英文名: Oxyeleotris marmorata
描述:
第1背鰭:Ⅵ;第2背鰭:Ⅰ/ 9。臀鰭:Ⅰ/ 8;胸鰭:16~18;腹鰭:Ⅰ/ 5;尾鰭:3+16+5。縱列鱗 68~70;橫列鱗 23~25;背鰭前鱗 38~42。體長為體高的4.3~4.4倍;為頭長的2.8~2.9倍。頭長為吻長的4.1~5.2倍;為眼徑的4.8~6.1倍;眼間距的3.9~4.1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7~1.8倍。體延長,魚體前部分呈圓筒狀,後部側扁。背緣、腹緣微微隆起,尾柄較高。頭中大,形狀微尖,稍平扁;頭後高而稍平扁,頭寬大於頭高。頭部無感覺管孔。吻短,稍尖,平扁,吻長為眼徑的1.4倍。眼中大,上位,稍突出。兩眼間隔寬平,約為眼徑的0.9~1.4倍,兩眼間隔區也無感覺管孔。鼻孔每側兩個,分離:前鼻孔圓形,具有短管,接近上唇;後鼻孔小,在眼睛前方。口大,前上位,口裂向後延伸至對應於眼睛中位。上、下頜齒形狀細尖,多行,外列齒形狀較大;鋤骨無齒。唇厚。舌大,游離。鰓孔寬大,向前向下延伸至前鰓蓋骨後緣的下方。前鰓蓋骨和鰓蓋骨後緣無小棘。鰓蓋上方無感覺管孔。前鰓蓋骨後緣有3個感覺管孔。鰓被架6條。魚體佈有櫛鱗,頭、頸、胸鰭基部和腹部為弱櫛鱗;吻部和下顎面無鱗。無側線。背鰭2個,相距較近:第1背鰭起於胸鰭基部後上方,第2、3棘最長,後端不會延伸到第2背鰭起點;第2背鰭較長,平放時不延伸至尾鰭基部。臀鰭起點與第2背鰭相對。胸鰭寬圓,扇形,中側位。腹鰭小,起點於胸鰭基部的下方,內側鰭條長於外側的鰭條,左、右腹鰭靠近,但不相連、癒合,腹鰭末端遠離肛門。尾鰭長圓形。頭部及體側為深褐色,腹部淺色;頭部在眼睛後方隱約具有2~3條呈放射狀的縱紋;體側具雲紋狀斑塊及不規則橫帶;尾鰭基部具有三角形的大褐斑。各鰭為淺褐色,背鰭、臀鰭、腹鰭及尾鰭上各有許多黑色條紋;胸鰭基部的上、下方通常具有1個褐色斑。(林上智、林沛立編寫 2012/10)
分布:
為外來魚種,原分布於東南亞,包括湄公河與湄南河流域、馬來半島、印度、菲律賓與印尼。1975年將本種作為養殖對象,由柬埔寨引進臺灣養殖。因逃逸之故,目前在臺灣西南部及南部的河川下游、湖埤及水庫等水體,已能自然繁殖而形成一個穩定的入侵種族群。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Bostrichthys marmoratus (Bleeker, 1852)
形態:
前鰓蓋不具下彎之棘,兩頜齒細小而無犬齒,鋤骨具齒;兩背鰭分離,胸鰭基部略呈肉質性增厚。體側有不規則黑色斑駁,尾鰭基部上方則缺乏中國塘鱧所特具之黑色眼狀斑。
分布:
主要分布於東南亞,偶見於斐濟島。
生態習性:
棲息河川及河口。台灣自1975年開始自高棉引進蓄養於水庫或魚池,目前已流散於台灣南部部分河川之出海口。
利用:
可供食用。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目: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首目: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亞目:
鰕虎魚亞目(Suborder Gobioidei)
系: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科:
塘鱧科(Family Eleotridae),Sleepers,Gudgeon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斑駁尖塘鱧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