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抓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ㄕㄡˇ
  • 部首外筆畫 4
  • 總筆畫 7
  • 漢語拼音 [一]zhuā[二]chuǎ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ㄩㄥˋㄕㄡˇㄑㄩˇㄨˋㄖㄨˊ:「ㄓㄨㄚㄑㄩˇ」、「ㄓㄨㄚㄐㄩˇ」。
  2. ㄅㄨˇㄓㄨㄛㄓㄨㄟㄅㄨˇㄖㄨˊ:「ㄓㄨㄚㄩˊ」、「ㄓㄨㄚㄋㄧㄠˇ」、「ㄓㄨㄚㄒㄧㄠˇㄊㄡ」。
  3. ㄅㄚˇㄔˊㄓㄤˇㄨㄛˋㄖㄨˊ:「ㄓㄨㄚㄓㄨˋ」、「ㄓㄨㄚㄑㄩㄢˊ」、「ㄓㄨㄚㄐㄧㄣˇㄕˊㄐㄧ」。
  4. ㄙㄠㄖㄨˊ:「ㄓㄨㄚㄧㄤ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抓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uā
解釋:
  1. 彎曲五指取物。
    【例】抓住、抓緊、抓一把花生米 ◎
  2. 用手或爪子掠刮。
    【例】抓癢、抓頭
  3. 捕捉、捉拿。
    【例】抓賊、抓小偷
  4. 比喻挑取、掌握。
    【例】抓重點
  5. 比喻掌控。
    【例】抓住觀眾的心。
注音:
漢語拼音: chuǎ
解釋:
  1. →抓子兒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uā
解釋:
[動]
1.搔。如:「抓癢」、「抓頭」。
2.用手或爪取物。如:「抓一把花生米。」《文選.枚乘.上書諫吳王》:「十圍之木,始生而櫱,足可搔而絕,手可擢而抓。」
3.捕捉、捉拿。如:「抓賊」、「抓小偷」。
4.把握、掌握。如:「抓住機會」、「抓住要點」。
注音:
漢語拼音: zhāo
解釋:
(一)之讀音。
注音:
漢語拼音: chuǎ
解釋:
參見「抓子兒」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相關資料連結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jiàu/liàu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搔癢。
  2. [[動] ] 用指甲或爪子刮。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語音)ㄓㄨㄚ

1. 搔。《玉篇.手部》:「搔,抓痒也。」唐.杜牧〈讀韓杜集〉詩:「杜詩韓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抓。」《兒女英雄傳》第四○回:「你只管幹你的去,就留我在家裡,也是六指兒抓癢癢兒──敷餘著一個。」

2. 以手或爪取物。《紅樓夢》第九回:「金榮此時隨手抓了一根毛竹大板在手,地狹人多,那裡經得舞動長板?」《施公案》第一一一回:「且說盜寇劉虎說著,就走至牆根,一伸手抓起他慣用的那桿槍來,扯去布袋,掖在腰間,拉開架式,走了個門戶。

3. 捕捉、捉拿。《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會出師表》:「且不要埋怨,和你去問他老婆,或者曉得他的路數,再來抓尋便了。」《文明小史》第七回:「傅知府也不答應,但命帶下去看管。當時鷹抓燕雀一般,把他師徒三人帶了就走。

4. 把握、掌握。《老殘遊記》第九回:「『執其兩短』便是抓住了他個椏杈教呢,成何話說呀?」《紅樓夢》第六九回:「秋桐正是抓乖賣俏之時,他便俏俏的告訴賈母王夫人等。」

㈡ㄓㄠ,ㄓㄨㄚ之讀音。

㈢ㄔㄨㄚˇ

「抓子兒」:兒童遊戲之一。以手抓果核或石子之類,反覆擲接,於擲接中,做各種花樣,以花樣多而不失手者取勝。《紅樓夢》第六四回:「紫絹等正在那裡抓子兒,贏瓜子兒呢。」

注音: ㈠(語音)ㄓㄨㄚ ㈡(讀音)ㄓㄠ ㈢ㄔㄨㄚ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抓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