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賊 - 教育百科
ˊ
播放
ˋ
部 + 6 畫 = 13 zéi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竊盜財物的人。亦泛指使壞作亂的人。如:「盜賊」、「竊賊」、「賣國賊」。
  2. 奸詐、狡猾、不正派的。如:「賊眼」、「賊頭賊腦」。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賊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éi
解釋:
  1. 竊盜財物的人。亦泛指使壞作亂的人。
    【例】盜賊、竊賊、賣國賊
  2. 奸詐、狡猾、不正派的。
    【例】賊眼、賊頭賊腦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éi
解釋:
[名]
1.竊盜財物的人。如:「山賊」、「竊賊」、「盜賊」。
2.泛指使壞作亂的人。如:「賣國賊」、「亂臣賊子」。《文選.諸葛亮.出師表》:「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
[形]
奸詐、狡猾、不正派的。如:「賊眼」、「賊頭賊腦」。《史記.卷一二八.褚少孫補.龜策傳》:「寒暑不和,賊氣相奸。」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毀壞。《說文解字.戈部》:「賊,敗也。」《左傳.文公十八年》:「毀則為賊,掩賊為藏。」晉.杜預.注:「毀則,壞法也。」《淮南子.主術》:「若欲飾之,乃是賊之。」
2.傷害、殺害。如:「賊害」、「戕賊」。《論語.先進》:「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a̍t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小偷、竊盜財物的人。
    例如:做賊 tsò tsha̍t(當賊)。
同義詞: 賊仔、剪綹仔
音讀: tsa̍t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tsi̍k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賊仔 相關客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