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群書四部錄〕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昌彼德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群書四部錄〕200卷,唐元行冲(653-729)撰。行冲本名澹,後以字顯,河南人。少孤,育於外家。及長,博學,尤通故訓。舉進士,累遷通事舍人,為宰相狄仁傑所器重。開元中歷國子祭酒、弘文館學士,17年卒,年77。
  開元3年(西元715年),玄宗命祕書監馬懷素、散騎常侍褚無量整理內府藏書,並徵訪校錄。懷素原打算仿王儉〔七志〕來編目,然事未就,而懷素、無量先後卒。7年,玄宗命元行沖代理其職。9年11月,行沖率同學者韋述、殷踐猷、毋煚等將祕監藏書編了一部目錄,名曰〔群書四部錄〕,一共著錄了82,384卷,包括唐以前人的舊著53,915卷,唐代學者的著作28,469卷。
  這部目錄凡200卷,卷帙的鉅大,實屬空前,在後代也只有清乾隆間所修的〔四庫全書總目〕堪與比擬,以如此巨大的目錄,元行沖等人僅止花了兩年多的時間來完成,編纂的草率,可以想見。據當時參與編纂工作的毋煚,後來對此目的批評,知道此目的分類以及小序,完全沿襲〔隋書經籍志〕,只在經部增加經解、訓詁2類,史部簿錄改名錄略,成為4部42類。所撰的敘錄也大都抄撮舊目,而且體例不完善,著錄不確實,所以毋煚依據此目重行核校,增刪訂補而撰成〔古今書錄〕40卷,此目遂亡佚。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群書四部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