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二端(陰陽)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傅元龍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二端指陰陽而言,此辭散見於〔張子全書.太和篇〕及〔乾稱篇〕。張載以為宇宙的根源,歸之於「一」,即太虛;而宇宙萬物的形成 ,則源於「二」。太虛是寂然不動的、至靜無感的,由於陰陽二端的屈伸相感,帶動宇宙的變化。張載認為「一」與「二」是分不開的,「一」由「二」得以顯現,而「二」之合則為「一」。他說:「兩不立,則一不可見,一不可見,則兩之用息。兩體者,虛實也、動靜也、聚散他、清濁也,其究一而已。」(〔太和篇〕)宇宙生成變易的原理,始之於「一」,動之於 「二」,「一」為根本,「二」為變易之因,「一」是體,「二」是用。
  張載認為由於陰陽二端之作用,而生成宇宙萬物。他說:「天性乾坤陰陽也,二端故有感,本一故能合天地,生萬物。」又云:「天包載萬物於內,所感所性,乾坤陰陽二端而已。」(〔乾稱篇〕)又進一步說明萬物萬象之所以不同,也是肇因於陰陽二端,說:「游氣紛擾,合而成質者,生人物之萬殊,其陰陽二端,循環不已者,立天地之大義。」又說:「造化所成無一物相肖者,以是知萬物雖多,其實一物無無陰陽者,以是知天地變化,二端而已。」(〔太和篇〕),總之,張載認為宇宙萬物的形成,人物之萬殊,都是由於陰陽二端的錯綜變化。這個說法是根據〔易經〕道生萬物的觀點而來,道體為一,由乾坤二元運動遇合而生物,萬物各各不同,即是因二元化合狀況的差別而異。乾坤二元即是陽與陰。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二端(陰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