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現代化與教育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odernization and Education
作者: 宋明順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現代化是一種社會變遷現象,指社會從傳統社會(traditional society)轉化成為現代社會(modern society)的過程。教育發展與社會變遷互為因果,交互影響。社會變遷的結果,會導致某種形態的教育發展,而教育發展的結果也會對社會帶來衝擊,導致社會全面性或局部性的變遷。林清江在〔教育社會學新論〕中,認為社會變遷與教育的關係共有三種:(1)社會變遷影響教育,(2)教育形成社會變遷,(3)教育成為某種社會變遷的條件。
  現代化的內容包括經濟現代化(如工業化、資本主義化、生產機械化、經營合理化等)、政治現代化(如政治民生化、普選制、議會制度、不記名投票、政黨政治等)、社會現代化(如都市化、世俗化、多元化、自由化、教育普及化、識字人口增加、教育機會均等化)等。這些發展均與教育發生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有些現代化導致學校及教育制度的發展,有些則是教育發展的結果。
  教育與人類社會的關係息息相關,有了人類社會便存在著教育現象。所有教育形態或學校制度都是各社會的特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如職業教育、義務教育、公立學校制度等,均與工業化的進展有密切關係。因為工業化意味著機械生產,需要識字、有一定知識水準的勞動力。目前由於高科技的發展,已進入自動化生產的階段,此期所需的乃是能操縱高科技高品質勞動力。又如在後工業社會(post-industrial society),服務業(the service industry)已取代製造業而成為主要產業,此時所需求的人力內容及品質又不同於製造業所需的人力。隨著工業的變遷,學校教育也必須配合經濟需求而有所改革。
  資本主義的發展也促進民族國家(nation-state)的出現及發展。為了加強民族的團結及整合,為了增進國力、發揚國威,培養國民道德及愛國心,於是發展了以培養現代國民為主要目標的國民教育。
  政治民主化亦需要具有獨立思考及判斷能力、關心國家、關心社會事務的現代公民。這不僅影響課程內容及教學方式(由權威型教育轉化為民主型教育),接受教育的觀念也由義務轉成權利。教育機會均等、教育民主化等觀念更導致在二十世紀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的蓬勃發展,同時,反映階級制度的複軌制教育也轉化為較為民主、平等的單軌制教育。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現代化與教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