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給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ǐ |
解釋: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gěi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給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ǐ |
解釋:
[名] 1.軍公教人員的薪俸。如:「俸給」、「加給」。 2.姓。秦、漢代時有給事中一職,後以給為姓。 [動] 1.供應。如:「供給」、「補給」、「自給自足」。《戰國策.齊策三》:「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 2.授與、賜予。如:「給假」。《宋史.卷二九六.張茂直傳》:「且給錢五萬,以助其裝。」 [形] 1.富裕、豐足。《孟子.梁惠王下》:「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 2.敏捷。《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上以朔口諧辭給,好作問之。」《新唐書.卷一九八.儒學傳上.顏師古傳》:「師古性敏給,明練治體。」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gěi |
解釋:
[動] 1.交付。如:「我給他一本書。」 2.用某種動作對待別人。如:「給他一個教訓。」、「再給他一次機會吧!」 [介] 1.與。如:「送給」、「借給」、「留給」。 2.替、為。如:「你給我拿些吃的!」 3.向。如:「快給他道謝。」 4.被。如:「大家都給他騙了。」 [助] 加強語氣。如:「你給我閉嘴!」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給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給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ㄐㄧˇ 1. 足夠、豐足。《說文解字.糸部》:「給,相足也。」《孟子.梁惠王下》:「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漢書.卷一.高帝紀下》:「雖日不暇給,規摹弘遠矣。」 2. 供應、提供。如:「供給」、「補給」、「自給自足」。《戰國策.齊策三》:「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三國演義》第一回:「因見玄德家貧,常資給之。」 3. 授與、賜予。如:「給假」。《呂氏春秋.慎大覽.權勳》:「若殘豎子之類,惡能給若金。」《宋史.卷二九六.列傳.張茂直》:「且給錢五萬,以助其裝。」 4. 軍公教人員之薪俸。如:「俸給」、「加給」。《宋史.卷二八一.列傳.畢士安》:「出知潞州,特加月給之數。」 5. 敏捷。《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上以朔口諧辭給,好作問之。」《新唐書.卷一九八.儒學列傳上.顏師古》:「師古性敏給,明練治體。」 6. 姓。秦、漢代時有給事中一職,後以給為姓。 ㈡ㄍㄟˇ 1. 交付、贈與、使得到。如:「再給他一次機會。」《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其悉以賦貧民,給與糧種,務盡地力,勿令游手。」《老殘遊記》第一九回:「老殘給了他二十兩銀子安家費。」 2. 擔事、提供服務。《史記.卷五七.絳侯周勃世家》:「常為人吹簫給喪事。」《漢書.卷五九.張湯傳》:「用善書給事尚書,精力於職,休沐未嘗出。」 3. 叫、讓。如:「飯管吃,酒不給喝」、「這本書不給看」。 4. 當介詞: ⑴ 替、為。如:「你給我拿些吃的!」《兒女英雄傳》第一回:「過了兩年,正逢科考,就給他送了名字。」 ⑵ 向。《兒女英雄傳》第三回:「華忠便在坑上給他道謝。」 ⑶ 被。如:「大家都給他騙了。」 5. 語氣詞。表示命令。如:「你給我閉嘴!」、「你給我小心點兒!」 |
|
注音: | ㈠ㄐㄧˇ ㈡ㄍㄟˇ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給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