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撞球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zhuàng qiú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撞球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zhuàng qiú |
解釋:
1.一種球類運動。起源於法國的一種草地木球遊戲,經過多次的改良、演變,目前撞球的遊戲方式為在長方形的球檯上放置一或二顆白色母球以及數顆紅色或其他顏色的子球,擊球者以球桿直接撞擊母球來碰撞其他子球,進入球檯四周的袋子而得分。可一人或多人同玩。現在的比賽方法分為三球落袋(比例)、二十二彩球(司諾克)、和撞擊式(四球開輪)三種。其中以司諾克較為流行。 2.撞球比賽所用的球。圓形,色純,鮮豔有光澤。製球的材料包括高壓紙漿成型、象牙磨製、石灰酸樹脂鑄造和特型化學新材料。重量依不同的種類分一四五至一四六公克、一五六至一六○公克、二四五至二四七公克三種;直徑分別為五點二五公分、五點六公分、六點七公分。也稱為「彈子」。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撞球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Billiard |
作者: | 林玉瓊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撞球遊戲的起源年代和其發祥地,說法極多且尚無定論,比較可信的一種說法是,大約在六百年前,英國人把草地保齡球搬入室內玩,而發展出來的一種遊戲。但撞球遊戲最早之風靡流行是在法國,Billiard這個字即來自法文中的Billiart。 早期撞球遊戲所使用的球是用黃銅和木材來製造,後來改用象牙製造。由於使用象牙製造的球十分昂貴,因此撞球遊戲當時成了富人和顯要所從事的活動,並未廣泛的流行,直到製造撞球的原料改用了新發明的化學材質,製造的成本降低了,撞球遊戲才逐漸流行於社會各個階層。 目前世界上流行的撞球遊戲玩法種類很多,主要可分為球檯面上有球袋和球檯面上沒有球袋兩種。球檯面上沒有球袋的撞球遊戲,一般稱為開侖撞球(Caroms)或法式撞球(French Billiard);它的種類包括紅球(Red Ball)、顆星開侖(Cushion Caroms)、三顆星撞球(Three Cushion Billiards)、四顆球開侖(Four Ball Caroms)、直線開侖(Straight Rail)以及檯線開侖(Bank Caroms)等。在今日眾多的撞球遊戲中,開侖撞球可算是最早的一種撞球遊戲,它盛行於法國、歐洲大陸其他國家,此外,日本、美國、印度等國家亦很盛行。 球檯面上有球袋的撞球遊戲又可分為三種:英式撞球(English Billiards)、司諾克(Snooker)和美式球袋撞球(American Pocket Billiards又稱POOL)。早期世界撞球比賽的比賽種類是英式撞球,但今日已不流行。現在主要流行的是司諾克及美式球袋檯球。有球袋的球檯其檯面上有六個球袋,分別在長方形球檯的四個角落及兩個長邊的中點。司諾克撞球的打法共有十五顆紅球、白色母球及其他色球六顆,打法為先從得分較低的球開始打。美式球袋撞球目前較流行的有三種,十四‧一連續撞球(14.1 Continuous Billiard)、轉進撞球(Rotation)和八顆球撞球(Eight Ball),十四‧一連續撞球是目前正式的撞球比賽所採用的比賽種類。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撞球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tōng-kiû
|
解釋:
|
|
同義詞: | 挵球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撞球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