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冒 - 教育百科
冒 |
|
- 部首 冂
- 部首外筆畫 7畫
- 總筆畫 9畫
- 漢語拼音 [一]mò[二]mào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注音: | |
解釋:
冒頓:漢初匈奴單于(君王)的名字。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冒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mào |
解釋: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mò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冒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解釋:
「冒」的異體字。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mào |
解釋:
[動] 1.由下往上或往外透出、發散。如:「冒煙」、「冒氣」、「冒汗」。 2.衝犯、不顧。如:「冒險」、「冒犯」、「衝冒」。《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張空拳,冒白刃,北嚮爭死敵者。」宋.華岳〈驟雨〉詩:「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勢驟晴山又綠。」 3.假稱、假託。如:「冒名」、「假冒」。《漢書.卷五五.衛青傳》:「青有同母兄衛長君及姊子夫,子夫自平陽公主家得幸武帝,故青冒姓為衛氏。」 [副] 鹵莽、莽撞。如:「冒犯」、「冒進」。 [名] 姓。如元代有冒致中,清代有冒襄。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mò |
解釋:
參見「冒頓」條。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冒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冒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ㄇㄠˋ 1.衝犯、不顧。如:「冒險」、「衝冒」。《說文解字.冃部》:「冒,蒙而前也。从冃从目。」清.段玉裁.注:「蒙者,覆也。引伸之有所干犯而不顧亦曰冒。」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張空拳,冒白刃,北嚮爭死敵者。」宋.華岳〈驟雨〉詩:「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勢驟晴山又綠。」 2.假稱、假託。如:「冒名」、「假冒」。《漢書.卷五五.衛青霍去病傳.衛青》:「青有同母兄衛長君及姊子夫,子夫自平陽公主家得幸武帝,故青冒姓為衛氏。」唐.顏師古.注:「冒謂假稱,若人首之有覆冒也。」《元史.卷一○五.刑法志四》:「諸奴受主命冒充職官者,杖九十七。」 3.由下往上或往外透出、發散。如:「冒煙」、「冒汗」。三國魏.曹植〈公宴〉詩:「秋蘭被長坂,朱華冒綠池。」唐.李白〈古風〉詩:「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4.同「帽」。《漢書.卷七一.雋疏于薛平彭傳.雋不疑》:「有一男子乘黃犢車,建黃旐,衣黃襜褕,著黃冒,詣北闕,自謂衛太子。」 5.姓。如元代有冒致中,清代有冒襄。 ㈡ㄇㄛˋ 「冒頓」:漢初匈奴之單于。英武有權略,弒父自立,曾東破東胡,西擊月氏,南併樓煩,並南下圍高祖於白登,漢不得已,與之和親,並納歲幣。 |
|
注音: | ㈠ㄇㄠˋ ㈡ㄇㄛˋ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冒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