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曹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cáo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曹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cáo |
解釋:
[名] 1.古代訴訟時,稱原告和被告兩方為「兩曹」。 2.古代分科辦事的官署部門或官職。《續漢書志.第二六.百官志三》:「成帝初置尚書四人,分為四曹。」《文明小史》第七回:「現在的人,都把知府看得是個閑曹。」 3.群眾、同伴。《左傳.昭公十二年》:「周原伯絞虐其輿臣,使曹逃。」唐.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三首之一:「白石素沙亦相蕩,哀鴻獨叫求其曹。」 4.國名。周代諸侯國之一。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山東西部。 5.姓。如三國時魏有曹植。 [代] 等輩、儕類。如:「爾曹」、「吾曹」、「女曹」。《後漢書.卷四七.班超傳》:「卿曹與我俱在絕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貴。」 [副] 共同、一齊。《國語.周語下》:「且民所曹好,鮮其不濟也。」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曹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曹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tsô |
解釋:
|
|
音讀: | Tsô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曹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古代訴訟時,稱原告與被告。《說文解字.曰部》:「曹,獄之兩曹也。」清.段玉裁.注:「兩曹,今俗所謂原告、被告也。」 2.古代分科辦事之衙署或官職。《續漢書志.第二六.百官志三》:「成帝初置尚書四人,分為四曹。」《文明小史》第七回:「現在的人,都把知府看得是個閑曹。」 3.群眾、同伴。《左傳.昭公十二年》:「周原伯絞虐其輿臣,使曹逃。」唐.杜甫〈曲江三章章五句〉詩三首之一:「白石素沙亦相蕩,哀鴻獨叫求其曹。」 4.等輩、儕類。如:「爾曹」、「吾曹」。《後漢書.卷四七.班梁列傳.班超》:「卿曹與我俱在絕域,欲立大功以求富貴。」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序教》:「吾望此書為汝曹之所信,猶賢於傅婢寡妻耳。」 5.國名。周代諸侯國之一。故址約在今大陸地區山東西部。《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及曹。曹共公聞其駢脅,欲觀其裸。」 6.姓。如三國魏有曹植。 |
|
注音: | ㄘㄠˊ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曹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