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二次分析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econdary Analysis
作者: 張子超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二次分析是指根據別人的數據資料,所作的研究及發現的成果。這類型的研究方法與一般的研究之主要不同點是研究資料的來源不一樣,一般研究以蒐集資料為研究的先前步驟,而二次分析的研究則以別人所蒐集的資料為基礎作分析。在科學教育和社會科學研究領域中,根據先前別人所獲得的資料作二次分析的研究,近年來有增多的趨勢,尤其現在各國都有專職機關或特定經費對全國性或大區域性的重要資料進行普查及長時間的紀錄,使得資料蒐集與研究分析的工作可分成兩個部分,因此二次分析的研究漸受相關研究者重視與採用。
  使用二次分析的研究有下述幾個理由:其一,就概念本質的理由而言,一般一個大範圍的調查研究,花費的人力和物力常常不計其數,所得到的資料也能涵括不同時間和地點,這樣的資料若只供某一特定研究所用實在可惜,而且這些資料只有在發生當時才能登載紀錄,像這種實際資料不可能經由實驗操控而獲得,因此唯有使用二次分析的方法來加以分析。此外,二次分析的研究可用於比較性的研究,尤其是不同國家或文化間的比較,類似這種大範圍或是有時間差異的比較,二次分析的研究是常為研究者採用的方法。其二,就方法的層面而言,有以下五個理由:(1)二次分析所用的數據提供了研究者複製的機會,(2)二次分析資料數據的獲得,使得研究者可進行長時間的縱貫研究(longitudinal research),(3)二次分析可以增進測量工具的效度,(4)使用二次分析可以增加樣本數、樣本代表性以及觀察次數,所以進而增進研究的可推論性(generalizability),(5)二次分析的數據資料可用於三角校正(triangulation)以檢定及增進研究結果的效度。其三、二次分析的研究方法其有充分的經濟上的理由,可以避免資料重複收集所浪費的人力及物力。
  二次分析研究的限制有下述三點:(1)二次分析所使用的數據資料並不是完全根據研究者的研究設計所收集而來的,因此必須考量其與研究主題的配合程度;(2)二次分析所使用的數據資料並不容易取得;(3)二次分析所使用的數據資料的相關資訊可能不完整,如取樣偏誤及其他內在效度、外在效度等問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二次分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