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子音樂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diàn zǐ yīn yuè |
解釋:
利用電子設備作用發音而成的音樂。可模擬各種樂器、動物及大自然的音響。電子音樂結合電腦之後,可以很輕易地編輯、組合、剪裁樂曲,產生各種效果。也簡稱「電音」。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電子音樂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electronic music |
日期: | 2003年6月 |
出處: | 資訊與通信術語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係由電腦及電子裝置造出的音樂。參【樂器數位介面】(music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 MIDI)。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電子音樂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基本資料
英文: | Electronic Music |
作者: | 方永泉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電子音樂的定義可分為廣義與狹義兩類:廣義的電子音樂指的是運用電子的方式所呈現出來的一切音樂;在此定義下,具象音樂也可視為電子音樂的一種。至於狹義的電子音樂則是指電子樂器發出的聲音所組成的音樂;在此定義下,包括自然聲音在內的具象音樂就成為與電子音樂相對立的名詞。 電子音樂發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一九○六年卡希爾(Thaddeus Cahill)展出的發電機式電風琴(Telharmonium),這一臺重達兩百噸的電傳機,是第一部可以運用電子方法做出音樂的機器,不過更進步的電子樂器到一九三○年代才真正發展出來,電子音樂的創作則到一九五○年代才逐漸開始。 在電子音樂的創作方面,早在第一次大戰期間,許多作曲家如瓦雷斯(E. Varèse, 1885~1965)、米堯(D. Milhaud, 1892~1974)、亨德密特(P. Hindemith, 1895~1963)等人就已認識到電子科技的力量可以根本地改變音樂的風貌,他們操縱了錄音帶上聲音的變化,並據此作了一些實驗。到一九四八年,謝弗爾(P. Schaeffer, 1910~)將火車引擎聲音予以變形,並使用在他的「具象音樂」中。一九五○年至一九五一年間,西德的科隆無線電臺設立了電子研究室,至此電子音樂創作的發展才有了長足的進步。當時電臺的主任艾美特(H. Eirmert, 1897~1972),本身也是一位作曲家,在他的主持下,研究室創作了一些電子音樂作品,如〔音樂習作I、II〕(Klangstudie I、II)等,但由於實驗色彩過強,這些作品並沒有發表出來。電子音樂中最著名的音樂家司塔克豪森(K. Stockhausen, 1928~),也是科隆電子研究室的一員,他在一九五三年所寫的〔習作I、II〕因為曾被灌錄為唱片,司塔克豪森也較為人所熟知。除了上述兩首習作外,司塔克豪森著名的電子音樂作品還包括了一九五六年的〔青少年之歌〕與一九六七年的〔國歌大會串〕。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電子音樂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