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歌 - 教育百科
吳 | |
歌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 陳章錫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吳歌又稱「吳聲歌曲」,出於長江下游的江南一帶,以六朝古都建康為中心,盛行在鎮江、常州、蘇州等古吳地區,內容多是歌詠男女情愛,較多運用諧音雙關隱語,一般形式是五言四句體,間或雜以襯字。現存歌詞有團扇歌、子夜歌、碧玉歌、懊惱歌等三百餘首。 吳歌與西曲同是漢族的民間歌曲,但發源和流行地區仍有不同。西曲出於湖北荊、郢、樊、鄧之間,地處潯陽以西而得名,描寫商賈的水上生涯和商婦的送別情懷,語言自然真摯。魏、晉以降,吳歌、西曲同被南朝樂府官署采入清商曲。其源可溯至春秋戰國時期,因諸侯國的民間歌曲流行,有鄭聲、宋音、吳歈、越吟、楚歌、蔡謳等,而其中發源於荊楚地區的楚歌和產生於長江下游的吳歈,就是清商樂的主要組成部分,是西曲、吳歌的前身。三國時期曹操、曹丕、曹叡都很喜愛,還親自模仿創作歌詩,如[宋書‧樂志]云:「吳歌雜曲,并出江東。晉、宋以來,稍有增廣。……凡此諸曲,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又有因絲管金石,造歌以被之,魏世三調歌辭之類是也。」 吳歌以沈鬱的地方特色獨樹歌壇,情意深沈、語意雙關的樸質吳語不斷地盛傳、發展,有許多歌調被小說、筆記收錄,或被傳奇作品吸收,或被錄成專輯。西曲則自唐、宋以後有較大變化,明、清期間已被時興的「楚調」所替代。吳聲和西曲二者伴奏方式有所不同,吳聲通常採用箜篌、琵琶、箎,或加笙、箏,聯合演奏,亦有自彈自唱者。西曲則間以箏、鈴鼓伴奏,并採取倚歌方式,歌者自己不奏樂,在伴奏者身旁演出。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吳歌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