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筲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āo
解釋:
  1. 古代用來裝飯的竹器,可容納一斗二升。
    【例】斗筲、竹筲
  2. 中國北方一帶稱挑水的水桶為「筲」。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āo
解釋:
[名]
1.裝筷子的竹器。清.王念孫《廣雅疏證.卷七下.釋器》:「筲,箸筩也。」
2.古代用來裝飯的竹器,可容納一斗二升。《新唐書.卷二二二.南蠻傳下.兩爨蠻傳》:「飯用竹筲摶而啖之,烏杯貯羹如雞彞。」唐.陸龜蒙〈奉和襲美新秋言懷〉詩:「白菌盈枯櫱,黃精滿綠筲。」
3.大陸北方地區一帶稱挑水的水桶為「筲」。
[形]
參見「斗筲」條。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飯帚,刷洗鍋子之用具。《說文解字.竹部》:「筲,陳留謂飯帚曰筲。」《集韻.平聲.爻韻》:「䈰、筲,……䈰或从肖。」

2. 盛米飯之竹器。《說文解字.竹部》:「筲,一曰飯器,容五升。」容量後世有異說。《五經文字.竹部》:「筲,竹器,容斗。」《字彙.竹部》:「筲,容斗二升。」《新唐書.卷二二二.南蠻列傳下.兩爨蠻》:「飯用竹筲摶而啖之,烏杯貯羹如雞彝。」唐.陸龜蒙〈奉和襲美新秋言懷〉詩:「白菌盈枯櫱,黃精滿綠筲。」

3. 裝筷子之竹器。《說文解字.竹部》:「筲,一曰宋、魏謂箸筩為筲。」

4. 北方一帶稱挑水之水桶為「筲」。

5. 「斗筲」:

⑴ 斗,量器,容十升。筲,竹器,容五升。「斗筲」形容量小。《警世通言.卷三二.杜十娘恕沉百寶箱》:「坐中若有杜十娘,斗筲之量飲千觴。」

⑵ 比喻才識器量狹小。《論語.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宋.蘇軾〈張九齡不肯用張守珪牛仙客〉:「西漢之末,敢言者惟王章、朱雲二人,章死而雲廢,則公卿持祿保妻子如張禹、孔光之流耳。故王莽以斗筲穿窬之才,盜取神器如反掌。」

⑶ 比喻俸祿很少。晉.潘岳〈閒居賦序〉:「尚何能違膝下色養,而屑屑從斗筲之役乎?」《幼學瓊林.卷三.貧富類》:「郭泰欲為斗筲役,無可奈何;班超更作書寫傭,不得已爾。」

注音: ㄕㄠ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筲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