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單元計畫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Unit Planning
作者: 簡紅珠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單元計畫」又稱單元教學活動設計,簡稱教案,即教學的具體方案,是作為設計教學進度、把握教學要點、進行有系統的教學及評鑑的依據。這裡所謂的「單元」,乃是指環繞著一個主題或概念的一系列有組織的學習活動或課文,有時一個課文就是一個單元,只要這一課文是傳授一個概念或主題,但有時一個單元是數個課文所組成;小學的單元計畫(教案),通常以一節課為一個編製單位。
  事先未經設計的教學,常易為人所詬病的是不能把握教學進度,不易控制教學時間,時間的分配不恰當及不知利用教具等,而敘寫單元計畫,適足以彌補其缺失。因單元計畫具有四項功能:(1)可增進教師對於教學目標和程序的了解;(2)具有協助教師組織各種概念的功用;(3)可記錄教師的各種觀念及班級的教學活動;(4)可供第三者了解班級教學活動的參考。所以預先編擬單元計畫,可幫助教師清楚所要達成的「目標」、所決定的教學 「內容」和所要採取的「方法」,好比是教學的藍圖,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
  在著手編製單元計畫之前,有四項決定是必須先謹慎考慮的:(1)決定教學目標:它代表預期的學生行為表現,包含單元目標和具體目標;(2)鑑定學生的起點行為:了解學生的先備知識與技能;(3)選擇和排列教學程序與學習活動,並且考量活動時間的分配與可供運用的教學資源;(4)評量學習結果以改進教學計畫:使教師了解前段教學的疏失或不足之處。
  單元計畫編寫所應包含的項目:
  1.學科名稱及教學單元名稱。
  2.教學目標:包括單元目標和具體目標,前者指本單元教學所要達成的一般性目標,後者則指單元目標的具體行為表現要求。
  3.教學對象:有關學生的人數、程度、經驗及能力等均需繕寫清楚。
  4.教學研究:包含教材內容、學生起點行為及單元重點與教育價值的研究。
  5.教學材料或資源:包含媒體、教具、補充教材等。
  6.教學程序:分為三階段:(1)準備活動;(2)發展活動;(3)綜合活動。每一階段均包含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
  7.時間的支配。
  8.作業的安排及學習成果的評量:要說明何種評量方式及何時評量。
  單元計畫編製妥當切不可閒置不用,但也不可太依賴單元計畫而不知依據情境彈性變化,而流於呆板。教師對於單元計畫內容要能嫻熟在心,偶而一瞥便瞭如指掌,使用起來得心應手。在教學完畢後,要立即檢討得失及加注偶發事件,以供日後改進教學及編寫單元計畫之參考。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單元計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