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老攜幼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fú lǎo xī yòu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扶老攜幼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fú lǎo xī yòu |
解釋:
攙扶著老人,帶領著小孩。形容民眾成群結隊而行。《戰國策.齊策四》:「孟嘗君就國於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儒林外史》第一回:「鄉裡人聽見鑼響,一個個扶老攜幼,挨擠了看。」也作「攜老扶弱」、「攜老扶幼」、「攜老挈幼」、「攜幼扶老」。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扶老攜幼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釋義: 扶著老人,牽著小孩。「扶老攜幼」指男女老幼全體出動的情況。語出《戰國策.齊策四》。 |
|
典故說明:
《戰國策》一書所記,大部分是東周後期各國間的戰爭,以及縱橫家為其輔佐之國所提出的政治主張與外交策略,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以及士人的精神風采。孟嘗君田文,是戰國時期四公子之一,為齊國宗室大臣,襲父爵封於薛,曾任齊相。孟嘗君以廣招食客三千人聞名於世,其中有位叫馮諼的門下食客因為自己覺得不受重視,於是彈劍唱歌要求增加待遇,卻遭到其他食客的嘲笑,不過孟嘗君也一一答應他的要求。後來,馮諼自願為孟嘗君到封地薛城收債,但卻自作主張的將貧民的借據全部燒毀,貧民因此不再煩惱欠債的問題而大呼萬歲,孟嘗君則因為財物的損失感到非常憤怒。然而一年後,孟嘗君遭到齊王罷黜,失去了權位,因此只好回到封地薛,而回封地的路上,在薛城外便受到當地居民熱烈歡迎,不論男女老少都全體出動,聚集在道路兩旁迎接孟嘗君的到來,此時孟嘗君才突然明白馮諼當初的作法,其實是為他贏得封地的民意與自己的名譽,今天他再次回到薛邑,才有可能受到老百姓的熱烈歡迎。後來原文中的「扶老攜幼」被摘出,成為一句成語,指扶著老人,牽著小孩,男女老幼全體出動的情況。
|
|
用法說明:
語義說明
指男女老幼全體出動的情況。 使用類別 例句
|
|
書證:
01.《戰國策.齊策四》:「孟嘗君就國於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孟嘗君顧謂馮諼:『先生所為文市義者,乃今日見之。』」(源)
02.《逸周書.卷九.殷祝解》:「士民聞湯在野,皆委貨扶老攜幼奔,國中虛。」
03.南朝梁.元帝《金樓子.卷二.后妃篇》:「詢求故實,贍卹鄉黨,扶老攜幼,並沐恩猷。」
04.宋.張式〈唐故長史吳公任歡廟碑〉:「民之號慕,如喪考妣,扶老攜幼,疊足架肩,為之棺槨,樹以祠貌,若去獸之政與馴雉之風,未足侔也。」
05.《三國演義》第四一回:「兩縣之民,……扶老攜幼,將男帶女,滾滾渡河;兩岸哭聲不絕。」
06.明.歸有光〈贈張别駕序〉:「近郊之人,扶老攜幼,望門而呼,城上莫有應者,獨坐視其宛轉於鋒刃之下。」
07.《儒林外史》第一回:「鄉裡人聽見鑼響,一個個扶老攜幼,挨擠了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