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寇克鐸.尚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cteau, Jean (1889-1963)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法國詩人、作家、電影導演、設計家及芭蕾劇本作家。生近於巴黎的Maison Laffitte,卒於Milly-Le-Forêt。在就讀於巴黎「Condorcet中學」時就常寫詩投稿。十九歲時,出版第一本詩集,並與演員和藝術家交往頻繁,常出入於有名的劇場和沙龍。他對藝術的看法具有新潮與激進的觀點:他認為浪漫主義、印象主義都已過時,新的法國藝術應該溶入巴黎的生活娛樂特色 ── 簡潔、平易且多樣化。他是「法國六人樂團」(Les Six)的擁護者及代言人。1912年,他為「俄國芭蕾舞團」撰寫劇本《藍色天神》(Le Dieu blue),由佛金(M. Fokine)編舞。1914年與法國設計家意里帕斯(Paul Iribz)創辦《Le Mot》雜誌。1917年與馬辛(L. Massin)合作撰寫芭蕾劇本《遊行》(Parade)轟動舞壇。他把音樂沙龍和馬戲團表演風格引入芭蕾中,開拓了古典芭蕾劇場的新方向。1924年,他再度為「俄國芭蕾舞團」撰寫劇本《藍色列車》(Le train bleu),並參與《蜂飛蝶舞》(Les biches)和《怒》(Les fâcheux)的舞台佈景設計。除了與「俄國芭蕾舞團」合作外,他還為Fratellini兄弟、「瑞典芭蕾舞團」(Ballet Suédois)、「波林」(Jean Börlin)、「香榭里西芭蕾舞團」(Ballets des Champs-Elysées)、「巴黎歌劇院」(Paris L´Opera)和慕尼黑「Am Gärtnerplatz劇院」撰寫劇本,另外,他除寫了很多關於舞蹈與戲劇的文章外尚出版個人的小說。他編導的電影包括《詩人之血》(Le sang d´un poéte, 1932)、《美女與野獸》(La belle et la bête, 1946)、《壞小子》(Les enfants terribles, 1950)、《奧菲爾》(Orphée, 1950)和《奧菲爾的遺囑》(Le testament d´Orphée, 1950)等。後來他也創辦《Shéhérazade》雜誌,並任「法國爵士學會」(Jazz Academy)主席、坎城影展榮譽主席。獲得的榮譽、獎項包括:Louions-Delluc獎(1946)、前衛電影大獎(Avant- Grade Film Grand Prize, 1950)、1954年獲頒「牛津大學」榮譽博士、1955年被選為「法國學術會」會員(Member of Académie Francaise),比利時「皇家藝術學會」榮譽會員、1961年獲得法國政府榮譽獎章。重要作品:《藍色天神》(Le Dieu bleu),編舞佛金,(俄國芭蕾1912)。《遊行》(Parade),編舞馬辛(俄國芭蕾, 1917)。《屋頂上的牛》(Le boeuf sur le toit),編舞Fratellini兄弟(香榭里西劇院, 1920)。《艾菲爾鐵塔上的新婚夫妻》(Les mariés de la Tour Eiffel),編舞波林(瑞典芭蕾1921)。《藍色列車》(Le train bleu),編舞尼金.斯卡(俄國芭蕾1924)。《少年與死》(Le jeune homme et la mort),編舞培堤(R. Petit)(香榭里西芭蕾1946)。《愛與他的愛人》(L´amour et son amour),(香榭里西劇場1946)。《費德》(Phédre),編舞李法(S. Lifar)(巴黎歌劇院1950)。《獨角女士》(La dame à la Licorne),編舞羅森(H. Rosen)(慕尼黑Am Gärtner Platz劇院1953)。著作:《艾菲爾鐵塔上的新婚夫妻》(Les mariés de la Tour Eiffel, 1921)、《蜂飛蝶舞,與歐立克、巴拉克和拉雷》(Les biches, with G. Aurie, George Braque & Louis Laloy, 1924)、《怒,與羅倫辛、米堯和浦朗克》(Les fâcheux, with M. Laurencin, D. Milhaud & F. Poulenc, 1924)、《巴黎集, 1900-1914》(Paris Album 1900-1914, 1956)、《畢卡索與拉狄居葉之間》(Entre Picasso et Radiguet, 1967)。
參照:
Martha Bremser Ed.《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寇克鐸.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