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專業團體的演進 - 教育百科
教 | |
師 | |
專 | |
業 | |
團 | |
體 | |
的 | |
演 | |
進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Development of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
作者: | 胡夢鯨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教師團體主要指由中、小學教師所組成的專業團體。在教師團體演進的過程中,早期的教師團體係屬職業團體,並非專業團體。教師團體歷經長期的演進,才逐漸由職業團體發展為專業團體。世界各國教師團體演進的過程雖不同,但仍有其相似之處。 根據林清江在〔教育社會學〕一書中的看法,歐洲國家教師團體的演進,過去多存在著小學教師團體與中(公)學教師團體兩大傳統隔離的現象;乃是由於各國在其發展初期,特殊的教育觀念所造成的。小學是為了教育一般貧民子弟,內容粗淺,因此其教師只要受過教學技術訓練,即能勝任。相反地,中學與大學關係密切,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受過充分的文化薰陶。這兩大隔離現象的傳統,早已改變,像英國師範教育的許多改革,目的即在促進教師專業團體的統合。很多國家小學教師的程度,亦已提升至學士程度,與中學教師相同。 歐洲教師專業團體在其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兩種傳統隔離現象,雖存在於十九世紀的美國,卻已不存在於目前的教師專業團體。美國在一八三○年以後設立師範學校,其性質與歐洲師範學校相同,入學條件低,而且其主要功能僅在完成學生之中等教育。一九三○年時,師範學院取代師範學校,提供三至四年的課程,招收中學教育畢業的學生。現在四年的學士課程已成為師資培養的通例,雖然中學教師所需的資歷較小學教師為高,但是中小學教師已在相同的教育機構中培養。 我國教師團體的演進,向來亦存在著中學教師團體與小學教師團體隔離的傳統。清朝末年師範教育制度分為初級與優級師範兩級;民國建元後改為師範學校及高等師範學校。政府遷臺後,中、小學教師之培養仍嚴格畫分,師範學校培養小學師資,師範大學或學院則培養中學師資。其後,師範學校雖先改制為師範專科學校,後又改制為師範學院,使小學教師團體的程度提升至學士級,然而此教師團體之演進,仍與師範大學培養中學教師團體之傳統有所區分。 自民國八十四年(1995)教育部開放各大學設置教育學程,以多元化方式培養師資之後,又將產生新的變革。在傳統的師範院校體系之外,一般公、私立大學亦將負起師資培育的任務。各大學已均可培育各級各類師資。此一師資培育的新措施,將使我國教師團體的演進帶入一個新紀元,連帶亦使原先的教師團體二大傳統為之改變。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教師專業團體的演進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